中年方懂,儿时背哭过的古文里,藏着长大后的人生|全球热头条

来源: 洞见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作者:洞见yy


(资料图片)

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即便对同一本书籍、同一篇文章,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悟。

就如儿时那些背得在深夜痛哭的古文,当时只觉其晦涩拗口,读了几十遍,怎么也记不住。

直至人到中年,饱经困顿辛酸方懂:

那些曾经背过的古文里,竟藏着长大后的人生。

1

被生活欺负时

读懂了《送东阳马生序》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外卖小哥的自述视频。

小哥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这些年他上过流水线,下过工地,摆过地摊。

可无论哪份工作,他只有每天高强度工作12小时,累得筋疲力竭才能勉强维持住生活。

如今送外卖也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刻也不敢休息。

最后,他感慨道:要是当年好好念书,也不必活得这么狼狈。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着外卖小哥同样的悔悟。

少时懵懂,不懂放弃读书,到底放弃的是什么。

待到年岁渐长,被生活的鞭子抽得遍体鳞伤,才会真正明白读书的意义。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说他小时候家境也很贫穷。

可他喜好读书,家里没有书读,他就借书来抄。

天气寒冷,墨汁都结冰了,手也冻得僵硬了,可他也不曾停歇。

为求得名师指点,他甚至踩着几尺深的积雪到远方求学。

他走过深山峡谷,冻裂了脚,衣衫褴褛,饥不果腹。

到了书院,还动不动就被老师大声斥责,毫无脸面可言。

可即便如此,宋濂从未想过放弃读书。

数十年的孜孜不倦,使他终成明朝重臣,摆脱了贫困。

老话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的苦只是一时的,生活的苦却是一辈子的。

不要在该努力的年纪,得过且过、浑噩度日。

任何时候,读书都是你进入社会时最有用的入场券,是你笑对人生的强大底气。

2

不堪重负时

领会了《陋室铭》

《菜根谭》有言:“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若果一念清明,则淡然无欲。”

可现实中的我们,却总是习惯性地被物质欲望裹挟着,拼命地追求高配置的生活。

豪华的车子,高档的住所,风光体面的工作……

直至最后不堪重负,累倒在人生半途,才明白:日子过得好不好,从不在于物质的多少。

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

当地知县见他是被贬之人,就故意刁难他,给他安排了一间布满青苔的破旧小屋。

谁知刘禹锡欣然住了进去,毫无怨言,还自我宽慰道: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虽只是一间小小的陋室,但平日里叫上三两好友,吟诗诵文,饮酒弹琴,这样的生活,岂不快哉?

作家林清玄说:“愈是内在芬芳,愈是朴素单纯。”

人的高贵始于繁盛的内心,而不在丰富的物质生活。

你以为的简陋、寒酸,在刘禹锡看来却是简约、朴素。

正所谓:“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亦有其乐。

不为物所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才是最清醒的活法。

3

人情往来中

悟透了《五柳先生传》

作家李尚龙从小就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中安静地读书。

但他刚上大学时,为了尽快融入集体,就主动合群。

室友喊他打游戏,他不拒绝;社团组织聚会,他也投身其中。

没想到一个月下来,因为身边总是充斥着各种嘈杂声音,他整个人也变得焦躁不安。

直到他一连几天独自躲到图书馆中读书,内心的浮躁这才安静下来。

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如果合群只会使你心累,不如离群索居,在独处中享受生活。

“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如此。

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中年以后更是选择独居于山林之中。

归隐后的他,整日抚琴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有朋友带酒来看望他,他也不言不语,没有作陪之意。

他只管一口气喝得酩酊大醉,然后自顾自睡觉去了。

远离了人群喧嚣的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活得随性而潇洒。

鲁迅曾说:

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人作戏的兴趣。

中年以后,与其在推杯换盏中耗费时间与精力,不如独步于山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学会断掉无意义的社交,舍弃不合适的圈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听一首好歌,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名著。

当你能够在独处中和自己对话,生活自能充实而丰盈。

4

谈婚论嫁时

想起了《氓》

昨天在后台看到一位读者的留言:

“我到底要多卑微地讨好他,他才能好好和我在一起?”

看完后,我竟有一股莫名的悲伤与惋惜。

本想直言不讳地劝她放弃,思索片刻,我给她发了一篇古文——《氓》。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于情窦初开之时,爱上了一个贫穷的男子。

结婚前,男子因为请不来媒人,得不到女子父母的应允,就冲她发脾气。

她却反过来安慰他: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你不要再生气了,等到秋天即便没有媒人我也与你成婚。

可成婚没两年,男子就变了心,对她冷言冷语不说,还时常动手打她。

对此,她就默默容忍,仍旧每天为他洗衣做饭,死心塌地跟着对方。

谁知她的一再迁就与讨好,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家暴和背叛。

最后,女子只能独自在夜晚,黯然神伤,凄惨落泪。

作家苏芩说过:

如果一段情、一个人,得让你耗费巨大精力来取悦,这已注定不是能陪你到最后的缘分了。

你若百般讨好一段感情,就如穿着一双不合尺寸的高跟鞋。

即便双脚磨得红肿,也要面带微笑强忍喜欢带来的痛苦。

可最后换来的,却只有一双满是疤痕的脚。

要知道,不对等的感情,永远换不来长久的婚姻。

只有不讨好,不谄媚,不强求,彼此独立而自由的感情,两人方能携手共度余生。

5

背井离乡时

理解了《陈情表》

季羡林的散文《永久的悔》里,有一段话令人动容: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年轻时,我们总想着外出打拼,追名逐利,就把亲人抛之脑后。

及至中年,漂泊半生,看见父母头发花白,背影佝偻才懂得:

最幸福的人生,不过是一日三餐,家人在侧,岁月绵长。

晋朝文学家李密出生时,父亲不幸离世,不久后母亲决定改嫁,只剩他与祖母相依为命。

李密天资聪颖,而且读书用功。

祖母从不让他伸手家务与农活,每天给他洗衣做饭。

等他年岁渐长,附近私塾先生学识有限,祖母就亲自东奔西跑替他寻访名师。

李密这才顺利拜入大儒谯周门下。

长大后,学识渊博的李密得到朝廷任用,多次出使周边国家。

后来他官至尚书郎,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名扬四海。

直到一次归乡探亲,在村口,他远远地看见一位白发老妪向他走来。

等到近身,他才看见这位老态龙钟的老妪正是自己的祖母。

此时的祖母身体越来越差,白发苍苍,走上几步路就已气喘吁吁。

李密见状,霎时泪流满面,当即写下《陈情表》上书朝廷,决定辞官归隐。

只因他想好好地陪伴祖母,走完余下的人生。

《目送》里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是啊,自从我们长大成人背井离乡,与家就越来越远,与父母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但时光从来无情,父母为我们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

所以世上最不能等的事,就是行孝。

什么时候都不算早,也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抽出一次聚会应酬的时间吧,去给父母打个电话,唠唠家常。

放弃一场计划旅行吧,回家看一看,帮父母洗几件衣服,捶一次背。

你终会明白,中年以后有爸妈唠叨的人,最是幸福。

苏格兰哲学家卡莱尔说:

“任何一本书,一篇文章,莫过于使我们开始做内心的反省。

这些我们儿时背过的古文,看似与我们隔着千年的光阴。

但其中的一字一句早已写透了此刻人生的百般无奈,千种滋味。

读懂这五篇古文,学会在独处中提升自己,就不会畏惧任何磨难与低谷;

保持极简生活,抛掉多余的欲念,把时间留给家人,才能体味到人生的幸福。

点个赞吧 ,以文为镜,使自己活得更加透彻清醒。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