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车宁:闯出干气密封技术的“国产化”之路

来源: 环球人物网

张车宁

中密控股展厅展出样品


(相关资料图)

人物简介:张车宁,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气体润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套大型的干气密封样品前,张车宁驻足片刻。“这是目前国产干气密封的最大轴径,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格的干气密封之一。我们的干气密封,已开始全面替代进口。”他转过身来,冲记者骄傲地笑了笑。

这是8月25日,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密控股)展厅内的一幕。展厅外,科研人员、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

32年前,张车宁刚入行时,还在用游标卡尺、铅笔,测绘泵和压缩机里的进口机械密封零件。他没想到,自己将来能成为国内干气密封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人,更没想到,国内密封技术突破“卡脖子”局面的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手握21项国家专利、主研产品市场份额超70%......32年来,张车宁潜心流体动密封领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张车宁的故事,也是一众研发人员探索创新发展的缩影。

“心里沉甸甸的”

1971年,张车宁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是四川大学化工系教授,母亲也从事化工机械相关工作。

他小时候,听父亲讲了很多学科知识,还有工作上的趣事。耳濡目染之下,一个“化工梦”在他心底发芽。

由于先天性色弱,高考那年,化工系的许多专业都把张车宁“拒之门外”。反复斟酌后,他毅然报考了成都科技大学(后合并至四川大学),进入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学习,“选择这个专业,是偶然,也是必然。”

1991年,大学毕业的张车宁来到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密控股前身,以下简称四川日机密封),从事技术销售工作。起初,张车宁有点“水土不服”,“想从技术干起,没想到被分配到了经营岗”。但渐渐地,他发现“经营工作除了找市场、拿订单,还要积累大量的工程经验,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

看似严苛的要求,却让张车宁来了劲。他跑市场、钻技术、做测绘。所有的活儿,到了他手上,他都尽力做到最好。

9年的时光,他坐着火车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一会儿去东北,一会儿去西北,一会儿又去华南”;稍有空闲,他又拿着客户给的进口密封图纸,细细地研究,“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没有先例,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所有的学习与实践,都成了他身上最有用的“装备”。

也正是在那9年,张车宁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内外制造水平的巨大差异,他对自己真正想做、要做的事,愈发明晰。

改变命运的齿轮,从1999年开始转动。彼时,张车宁被公司派到日本某工厂的质保部门,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初次走出国门,接触到高端的制造设备,给张车宁带来不小震撼。但真正刺痛他内心的,还是彼时当地民众对于中国发展的误读。

“他们经常问‘这个中国有没有?那个中国有没有’,有些东西确实没有,但大多很常见,就连吃个口香糖都要问”,张车宁回忆道,“心里沉甸甸的,很不是滋味,他们对于我们的认知还处在一个非常滞后的阶段。”

自那以后,张车宁的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儿,“当时下了狠心,一定要把真本领学到手。其实自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已经‘跑’得很快了。那时我就在想,按照这个速度发展,追上他们指日可待。我坚信中国的制造业会做得更好。”

2000年,张车宁学成归国。那年,他走上了期盼已久的技术岗位,并担任四川日机密封产品开发室副主任,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当时国际上最先进、也是难度最大的密封产品——压缩机干气密封。

“在很多人看来,产品的研发、设计有点枯燥。你问我,为什么能坐得住,坚持这么多年,定力源自何处?就源于这里。源于这段留学的经历、源于想要

早一点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高端密封产品。”他说。

“我们的高光时刻”

张车宁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个高光时刻。

时间回到2012年。

“我们应该先解决‘有或无’的问题,再来思考‘好不好’的问题。”记不清是第几次的《干气密封技术条件》标准制定研讨会上,41岁的张车宁掷地有声。“火药味十足”的现场,短暂地安静了下来。

2010年,受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委托,四川日机密封牵头起草《干气密封技术条件》标准。已是公司技术部副经理的张车宁,接过了担子,“说来奇怪,干气密封面世二三十年了,整个国际上,却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干气密封的规范标准。国外的压缩机标准中,仅有少量篇幅提及。”

标准写了一年多,面临的难度前所未有。“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此外,行业标准的编制要求、文本结构等问题,都是我过去没碰到过的。”他说。

每次开研讨会,专家、企业代表们常因一个条款争得“面红耳赤”,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谁也不服谁”。其中的一个分歧点,便是产品的泄漏量,“干气密封产品非常特殊,每个厂家最核心的技术,就是端面的动压槽。槽不一样,泄漏量就不一样。指标宽松,对产品长周期的安全使用和经济性影响较大,指标严了,又不利于技术推行。”

在张车宁看来,当务之急,是尽快让标准颁布实施,让生产厂家、企业有据可依,“之后可以通过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做修订。”

随后,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2012年秋,张车宁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起草的国内干气密封的第一个行业标准JB/T11289-2012《干气密封技术条件》由工信部审查批准发布实施,加速了我国密封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另一个喜讯,与2013年夏天的高温,一同到来。

彼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成都举办了一场密封产品鉴定会。会上,由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们认定四川日机密封“千万吨级炼油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高压干气密封及其控制系统”及“大型煤化工煤制丙烯装置丙烯制冷压缩机大轴径干气密封”产品,已达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这标志着中国高端密封产品,已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对于那场鉴定,张车宁用了“空前绝后”来形容,“我们的干气密封是比较小众的机械产品,能得到这么高规格的鉴定,很不容易。”他记得,那天,一家国内知名大型压缩机企业负责人走过来说,“我们做了一辈子的压缩机,从来没有这么高规格的鉴定,但你们的密封做到了。”

小众产品成了“明星产品”,作为项目主负责人的张车宁很激动,“能有这样闪光的时刻,我觉得,这一生从事这个职业,都是值得的。”

早些年间,为了开发这两个产品,张车宁和团队是带着必胜的决心的,“我们的愿望,就是一定要进入高端密封领域。”

2000年开始研发、立项,2002年第一套干气密封推向市场,2011年国内首台套高压干气密封和大轴径干气密封成功运行,2013年通过工信部鉴定。这是张车宁、是四川日机密封的一次“豪赌”,也是中国密封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想把国产化的干气密封推出来,就要有一种吃螃蟹的精神。”“要用自己的产品,不能被国外‘卡脖子’。”三句话,贯穿了这两个产品的“诞生历程”,也成了这场“豪赌”成功的关键。

人生的高光时刻,就这样凝聚在2012年、2013年两个维度的坐标上。

但对于张车宁来说,这个高光时刻不是“我的”,是“我们的”。这个“我们”,是指并肩作战的研发团队、未雨绸缪的四川日机密封,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国产化之路”的中国密封事业。

“舞台是留给年轻人的”

自鉴定会后,四川日机密封的订单量大增,张车宁也越来越有信心,“我们和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越来越小,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此后的十年,张车宁团队的创新成果,在工业领域“落地开花”:近3000台各类参数的压缩机干气密封产品推向市场,其中,多项核心技术为国内首创,多个项目为国内首台套应用。

2018年,张车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共8人,主攻干气密封、机械密封、辅助系统方向。一些高端密封的结构分析和设计指导,由工作室的2名博士来完成。”张车宁说,“有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听到别人的分享,自己也能有所启发。在这,大家更有荣誉感,能拧成一股绳。”

目前,工作室的成员们正朝着“密封产品实现可调可控”的智能化目标,进行着一次次攻关。

看着身边的年轻同事,张车宁常想起过去。“我读大学时,产品设计很基础,手段很简单,制图通常要耗费大量时间。现在,从软件分析到设计辅助工具,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数据一带进软件,分析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三维制图,也更为快捷准确”,他笑了笑,“很多80后、90后的同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我想能把自己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教出去。机会和舞台,总归是留给这些年轻人的。”

2019年12月,根据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张车宁担任中密控股副总工程师一职。

“很多人觉得,你走上管理岗位之后,总归能歇口气了吧,但其实不是这样。”在家人和同事的眼中,张车宁“总是很忙”,有接不完的电话、操不完的心。但张车宁明白,“公司每年有多个研发项目并行,这是份放不下的责任。”

现下,他也在探索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因为家里,同样有份“放不下的责任”。“陪女儿的时间还是太少了,有时哪怕只是看着她写作业,我也会很开心。”张车宁说。

2021年底,中密控股随川机集团整体划转至四川产业基金。“金融活水”的注入,为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今年8月,中密控股迎来45岁生日。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怀揣“产业报国”的初心,在众多以张车宁为代表的“中密人”的努力下,该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压缩机干气密封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超70%,年产值超3亿元,在国内干气密封市场上居于龙头地位。“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也已成为令对手生畏的力量。”张车宁补充道。

32年前,初出茅庐的青年张车宁未曾设想“我们的产品能与国外比肩而立”,如今,他却比任何一个时候更为笃定——“中密控股成为世界一流的流体设备供应商”的目标,很快就要实现了。(文/摄 李佩蔺)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