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书屋:百姓身边的诗和远方

来源: 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海林 通讯员 炎富玲 臧红丽

4月25日,记者走进安阳市殷都区丹枫园广场一角的“丹枫苑甲骨文书屋”,只见琳琅满目的图书、入木三分的甲骨文书法、清秀古雅的苔藓树皮盆景、或老或少的书友,处处充满着书香魅力……“甲骨文书屋清新雅致,古朴静谧,我一有空就会坐下来读书,一坐就是几小时,很是惬意。”沉浸在书香中的刘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安阳殷都区广益小镇甲骨文书屋里,小学生们举行读书日活动 冀业摄


(资料图)

当下的殷都区,通过甲骨文书屋“充电”的人越来越多。据悉,从2020年启动甲骨文书屋建设,甲骨文书屋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走进了社区、公园、学校、村庄,成为殷都区百姓身边的诗和远方。该区投入5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8座甲骨文书屋,配备自助借阅设备,购置各类图书5万余册,现已全部免费开放,这里的图书实现与市图书馆及全市甲骨文书屋通借通还。甲骨文书屋开展读书分享会、公益讲座等读者互动活动,创设了《做智慧家长,育卓越少年》《领读者阅读沙龙》等品牌栏目……该区各个书屋开展活动百余次,用文化活动“传乐度”。

精品化:甲骨书屋呈现“文化风景”

“丹枫苑甲骨文书屋” 建在公园附近,人流量大,覆盖范围广。为增进城市书屋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殷都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入驻丹枫苑甲骨文书屋,创建“定制度”“显温度”“传乐度”的工作模式,进行专业的常态化志愿服务。书屋巧妙的融合了甲骨书法、志愿服务、图书阅读、手工文创、儿童科普等特色内容,用实际行动打造了广大读者向往的“三度空间”。  

围坐在一起看书,畅谈人生感悟 炎富玲摄

书屋不仅是一个阅读空间,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标识。在喧嚣的世界里,甲骨文书屋散发着文化与自然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在此打卡、阅读,彰显了当地的文化品牌和地域特色文化地标,呈现了一处处“文化风景”。

功能化:打造便民贴心“文化驿站”

“孩子们一放学就结对来这里看书、写作业,文化志愿者像家人一样,给他们提供热水、免费电话,在这里我很放心。”正在还书的学生家长点头称赞。

“六十三中甲骨文书屋”是安阳市首批建设的六个城市书屋之一,由专职管理员进行日常管理,配有无菌消毒柜、电子阅览屏、音响、饮水机、手机充电等设备,为路人和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服务。此书屋和阅读教育一体化,打造为了河南工会爱心驿站、六十三中教育会客厅、优秀班主任基地、阅读俱乐部、文化驿站的集合体,开展“书香文化节”“公益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累计80余次。

对于市民来说,去驿站歇歇脚、和好友一起看看书,已然是时尚又便捷的生活方式。甲骨传承,满城书香,殷都区在打造贴心便民的“文化驿站”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服务的“温度”。

惠民化:搭建基层群众“文化粮仓”

伴着春日暖阳,信步走进“果园甲骨文书屋”,只见老师正绘声绘色的讲解绘本,孩童们津津有味地聆听,一场甲骨文读书会在这里悄然开展。  

孩子们在阅读中发现新世界 臧红丽摄

这个书屋与果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在一起,书籍涵盖幼儿绘本、校园读物、国内外名著、家庭指导等多种类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经常聚集在此或开展文化活动,或阅读交流,或理论宣讲。为了能让3000年前的文字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社区工作者们闲暇时间用废弃的泡沫、纸盒、牛皮纸等环保材料做出了部分“百家姓”甲骨文字,如今,它们正栩栩如生的“站立”在墙面上,供来访读者观赏学习。环顾书屋,满目琳琅的精品书籍、手工文创作品、插画插花、桌面摆件、甲骨形吊灯、大落地窗、现代化桌椅……每个小小的设计背后都凝聚着管理者的心血。

“甲骨文书屋正一步步成为殷都区的文化灯塔和城市新地标,2020年以来,殷都区将甲骨文书屋建设作为全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打造城市休闲文化空间。不仅体现了辖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也为群众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为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安阳市殷都区文化旅游局负责人说。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