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短期“赚钱”能力提升 长期业务挑战仍在
2023-08-31 17:26:44 来源: 红星资本局
8月29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
【资料图】
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实现营收673.55亿元,同比下降4%;经调整净利润为51.4亿元,同比增长147%。
整体来看,虽然小米总营收有所下降,但“赚钱”能力却显著提升。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小米“赚钱”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是小米的整体毛利率有所上涨,本季度达到21%,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是企业也在持续进行降本增效,本季度销售费用44.8亿元,同比下降16%,管理费用为11.4亿元,同比下降13.1%。
不过,小米后续的“赚钱”能力如何,还得回到各业务发展情况展开探讨。
(一)
手机业务,仍内外承压
手机业务是小米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不过本季度手机业务营收明显下滑,成为了小米营收最大的拖累项。
财报显示,本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实现营收366亿元,同比下滑13.4%,占企业总营收比例为54.3%。
红星资本局从“量价”角度,简要说明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发展情况。
“量”上: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3290万台,同比下滑15.9%。
从行业来看,目前全球消费电子需求依然相对疲软。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报告指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0%,为2.58亿部。
其中小米以13%的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来源:Canalys
不过,在国内市场,小米的市场份额却有所下降。
根据Canalys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手机份额排名来看,小米在中国市场份额为13%,排在了第五;第一到第四分别是vivo、OPPO、苹果、荣耀。
“价”上: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均价1112元,同比上升2.8%。
事实上,小米近年来一直在向高端化发起冲刺,高端化转型也是小米的必经之路,企业只有“高端化”才能享有更多的品牌红利,从而避免内卷式竞争,提升企业盈利空间。
小米本季度手机均价同比上升,一方面在于相对低价的印度市场出货量下滑,结构性带动手机均价有所提升。
据Canalys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数据来看,小米在该季度出货量为540万部,同比下滑22%。市场份额为15%,排名第三,被三星、vivo反超。
来源:Canalys
另一方面,小米发力国内高端市场确实有所成效。
根据第三方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销量在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达12.7%,定价3000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20.1%。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超高端领域,小米依然面临较大挑战。
以小米推出的超高端折叠屏手机为例,市调机构IDC发布的国内折叠屏手机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小米在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份额为4.5%,而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小米的份额下降至2%,在7家企业中排名垫底。
此外,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去年一季度,小米在中国超高端(批发价≥700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但其份额只有3.2%。到了今年一季度,小米也没有守住第三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OPPO。
所以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外部看全球消费电子依旧低迷,印度市场失守;内部看小米高端化并没有取得决定性成绩,而在超高端市场依然困难重重。
(二)
IoT与互联网业务,仍较为被动
2013年,小米推出贴有“MI”字样logo、售价69元的小米充电宝,受到市场好评;此后小米以投资参股的形式扶持生态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
小米想做的是,通过硬件产品本身作为用户黏性保障,为后续软件服务提升使用体验留下入口,进而降低获客成本,提高整体毛利率水平。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小米IoT业务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12.3%,占总营收的33.0%;互联网服务实现营收74.44亿元,同比增长6.8%,占总营收的11.1%。
来源:企业财报、红星资本局
在IoT业务上,小米IoT产品主要涵盖电视和笔记本,2023年第二季度主要IoT产品实现营收47亿元,同比下滑11.3%,主要是由境外市场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的收入下滑所致。
不过其他IoT产品表现较好,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其他IoT产品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21%,主要得益于智能大家电业务的高增表现。在国内智能空调的出货量大幅增加的带动下,二季度智能大家电业务同比增长超过70%。
软件方面,坐拥终端入口的小米,互联网业务继续维持70%以上的高毛利率,不过对营收的贡献目前依然相对有限。
互联网业务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广告服务、游戏收入、其他增值业务,后续还有待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生态链顶端的小米,处境依旧较为被动。
外部来看,由于小米追求极致性价比,接受这一规则的生态链企业,利润率常常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所以,生态系企业“去小米化”的姿态逐年升级,是目前小米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
很多小米生态链企业都想设立自主品牌,而这些曾经协同的生态圈企业,无疑也是小米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内部来看,目前小米生态链产品也存在较大市场争议,因产品问题被处罚、被消费者投诉并不少见。
比如2021年11月11日,根据市场监管局官方通报,小米生态链最生活毛巾造假、售假被市场监管局查封10万条毛巾。
2022年2月,小米手环因产品功能表述不准确,违反广告法,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万元。
此外,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不少用户因小米家电产品质量问题在平台上发起投诉。
对于小米来说,产品品质是小米打造整个生态链的根基。
然而,伴随着小米生态链的边界不断扩大,利润与产品质量、小米与生态链企业之间的博弈变得愈发微妙,小米也很难完全掌握主动权。
(三)
造车,有待开启的新故事
小米造车,一直以来备受市场关注。雷军曾表示,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尽管自2022年8月起,小米不再向外界披露造车进度,但在小米的财报、高管的公开发言中,还是能了解到小米汽车的相关消息。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研发投入为14亿元。从官宣造车以来,根据公开财务数据计算,小米集团已经为汽车业务投入超过55亿元。
毫无疑问,小米在造车上的投入正在不断加码。
本季度电话财报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造车进展非常顺利,甚至近期一些进展远超预期,实际投入力度更大。集团抱着未来进入全球前五的目标来做汽车的长期布局,做全栈自研,自建汽车工厂,所以现金流的投入要比披露的数字更高。
不过,造车向来是一个研发周期长、需要持续投入的重资产项目,而小米选择自建工厂实则更“重”。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曾感慨,造车200亿元都不够花。蔚来创始人李斌也曾表示,要成为一家有竞争力、可持续的新造车企业,至少需要400亿元的资金储备。
对于小米来说,未来或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资金压力等问题
毕竟从汽车量产到上市后的品牌宣传、门店建设、售后服务等方面,都需要花钱,持续投入可能依然巨大。
从行业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激烈,进入2023年,随着特斯拉带头掀起降价潮,市场竞争再次进入新阶段,未来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在巨大的投入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小米汽车恐怕前期会持续拖累小米集团的财务数据,甚至影响到小米在二级市场的表现。
小结
小米这份第二季度财报,短期内确实给了市场一些信心,不过小米面临的长期挑战仍在。一方面手机业务面临存量竞争,另一方面小米还需带着造车这个重资产业务负重前行。
汽车能否打开小米进一步的市场空间,离2024年越来越近,这个问题或许也很快会有答案。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标签:
为您推荐
精彩放送
热门文章
-
死亡换手率是不好的意思吗?换手率与量比的关系是什么?
-
股票除权除息后就是分红了吗?为什么要除权除息?
-
股票a杀指的是什么意思?股票的主力是指谁?
-
什么是分级基金怎样理解?分级基金有哪些代码?
-
加息对大宗商品是利好还是利空?加息与降息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
增发股票的意思怎么理解?股票非公开增发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不定期份额折算会亏损吗?
-
博弈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博弈的通俗说法是什么?
-
格力是国企吗?董明珠是打工还是老板?董明珠哪里人?
-
指数基金和股票基金有什么区别?买基金买哪一种基金比较好?
-
6月30日晚市要闻 _焦点
-
今日播报!陆家嘴: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陆家嘴集团持有的昌邑公司100%股权、东袤公司30%股权
精彩图片
-
成本大减!新一轮的旗舰大战也将在即将到来的9月正式拉开帷幕
-
博览会开幕 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正式发布
-
技术下降!Intel独立显卡驱动一次评测就发现43个Bug
-
高性能的台式机彻底告别“光污染” 雷克沙推出简洁纯白外观设计
-
韩国媒体率先报道:三星电子236层NAND闪存预计年内开始生产 市场竞争更激烈
-
新科技!苹果正在积极研发某种形式的AR/VR头显或智能眼镜
-
谷歌测试开展新功能 向用户展示哪些云流媒体服务拥有特定的视频游戏
-
支付宝积极响应国家为小微降费的政策号召 一年降费让利近80亿
-
京东汽车就与浦林成山旗下新能源车轮胎品牌浦林达成战略合作 助力轮胎“电动化转型”
-
苹果新专利公布:暗示未来 iPhone手机或许有陶瓷材质版
-
盖茨和韩国能源供应商SK共同牵头 其中SK投资2.5亿美元
-
海底捞早已经捞不动了 据统计上半年最高亏损达2.97亿
热文
-
居民遗留火种引起火灾 多方联动调解赔偿纠纷
-
当地银行:相关执行细则将很快出台
-
鏈壊绾告槸鐢ㄤ粈涔堝仛鐨勫憿锛堟湰鑹茬焊鏄敤浠€涔堝仛鐨勶級
-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
任泽平: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要来了!为那些率先实行的银行点赞,这是善政
-
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两岸共同心声 龚正蒋万安出席“2023上海台北城市论坛” 双方签署多项交流合作备忘录
-
光伏龙头公司,概念龙头股梳理一览(8/30)
-
数字化转型是“必修课”
-
美国经济放缓信号“写字楼空置率大幅上升”
-
win7共享文件夹设置(win7共享文件夹)
-
mp模式是什么意思(mpm)
-
社会保险是什么形式
-
乱刀砍死(乱刀)
-
9月1日至3日莞惠城际铁路停运全部列车
-
聚焦百姓需求,三墩镇全力打造高品质“美好家园”
-
中国男篮89:107不敌波多黎各,世界杯小组赛出局
-
杭州亚运会开展“赛时一天”演练 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
印度中央邦发生气体中毒事故 已致5人死亡
-
多措并举为毕业青年纾困解难
-
弘阳地产:上半年实现收入60.98亿元
-
深圳宣布:明天起,“认房不认贷”!
-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调度部署重点地区防汛防台风工作
-
新华基金股权拍卖尘埃落定 最终2.71亿元成交
-
北京海淀区11家餐饮门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
-
用股权换合作,小鹏想做滴滴的“赛力斯”?
-
诺和诺德(NVO.US)5亿美金收购Embark Biotech 拓展减肥药业务
-
郑眼看盘丨缩量上涨 “科创”一马当先
-
三部门:延续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
-
高德地图可以买Apple了:iPhone 14 Pro max限时优惠1500元!
-
广西阳朔一串串香店员捞红油装袋引发质疑,老板回应:对化油池进行打捞清理
-
昆明“七库一站”仍未“解渴”
-
正宁花椒喜获丰收
-
金融监管总局周亮:将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
-
罗欣药业: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
“2023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北京)”论坛举办
-
宝立食品:上半年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增长78.85%
-
春秋航空拟斥5000万至1亿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58元/股
-
金融监管总局周亮:将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
-
工商银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37.44亿元 同比增长1.3%
-
动感影集制作音乐相册app(动感影集制作音乐相册)
-
中信特钢现6.18亿元折价大宗交易
-
宁夏闽宁法庭与移民群众共谱“山海情”
-
IDC: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规模达1,29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7%
-
央行:金融支持民企有关文件已形成初稿 持续提高民企贷款占比
-
“认房不认贷”第一枪 广州房地产市场“底色”如何?
-
江山欧派(603208)8月30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98.07万元
-
央行:已经形成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初稿
-
内容正在升级改造,请稍后再试!
-
温天纳:港股市场气氛好转 周期个股将有较强支撑丨就市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