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救治就是“与死神赛跑”:医疗器械巨头争相布局卒中全流程解决方案_世界快看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卒中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公开资料显示,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当前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

尤其是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以最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为例,2005年至2019年15年间,其发病率、患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发病率由117/10万(意即“每10万人中有117人”,下同)上升至145/10万,患病率由1044/10万上升至1256/10万。

一般认为,针对卒中的抢救,黄金时间窗仅有4.5小时,用“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来形容抢救脑卒中患者对时间和速度的要求并不为过。


(相关资料图)

“如何突破现有诊疗方式的局限性,让卒中救治关口前移、缩短急救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西门子医疗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之一。”5月14日,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期间,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临床治疗系统负责人浦峥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卒中诊断上,核磁共振正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据悉,CMEF展会现场,西门子医疗首次发布了覆盖卒中急救和预防的全流程解决方案。针对卒中急救和预防的瓶颈难点,浦峥嵘在回应记者的问题时指出,作为发病比较快、凶险程度比较高的疾病,时间是整个卒中救治期间的核心。而节省卒中治疗时间分两方面,第一是缩短院前时间,第二是缩短院中时间。

“关于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我们有MSU(移动卒中单元),相当于在急救车里装一台小型的专用CT,可在5分钟内完成诊断,确定出血或梗塞以便立刻进行溶栓治疗。关于缩短院内流程,医院则可以使用Nexaris Angio-CT,一站式带CT的复合手术室,病人进手术室后可以再做一次CT或直接取栓。”浦峥嵘表示。

根据西门子医疗提供的资料,相比传统救护车,MSU可以将发病到溶栓时间缩短33%。西门子医疗以多影像融合复合手术室为核心的一站式卒中急救方案,已落地河南省人民医院,可实现将患者从入院到血管穿刺(DPT)时间由原来的70分钟上下降至最低15分钟。

另一方面,比“治急病”更重要的是“防未病”。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影像诊断系统负责人黄毅表示,在卒中全流程管理当中,预防、救治、评估紧紧相连。在针对卒中的影像学诊断方面,一大趋势是核磁共振(MRI)正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例:缺血性卒中主要由于动脉斑块破裂后血栓脱落或继发血栓形成引起,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和老年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是卒中预防的有力举措。若检查人群中有颈动脉斑块,则进行药物治疗预防,延缓斑块进展。然而,对于颈动脉斑块内部病理变化的评估,包括颅内血管情况,常规的评估手段有很大局限性,磁共振在评估颅颈动脉斑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不仅能够显示动脉狭窄程度,还能有效识别易损斑块,对于卒中的一级预防有着重要意义,真正实现“防未病”。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市场与企业传播部副总裁王弢也指出,对于卒中诊疗,部分高级别医院已认识到核磁在精准评估方面的作用。“核磁可以更精准地判断导致卒中形成的动脉斑块,不仅可以看到(血管)狭窄程度,还可以看到斑块的成分等。”

此外,据记者了解,目前除西门子医疗外,其余几家医学影像设备巨头如飞利浦、GE医疗等也都提出了与“卒中全流程管理”类似的解决方案。如2017年,飞利浦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致力于在脑血管疾病领域联合创新,共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脑血管病解决方案;2020年,GE医疗与一家国内医疗创新公司强联智创达成战略合作,在CT产品上就发病率最高的急性脑梗展开合作,提供缺血性卒中AI诊断系统UGuard;与DSA产品部,联合推出了首款神经介入AI智能血管机,赋能更多的基层医院。

多个产品核心零配件实现高本土化率

去年6月,西门子医疗中国发布了“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宣布将通过“推动实现全产品线国产化”、“基于中国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入创新研发”、“推进本土业务模式升级”三个维度,以一家“中国公司”的身份,深度参与“健康中国”建设。自“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发布以来,西门子医疗持续深化本土化进程,已有一批高端国产新品上市。

5月14日下午,在CMEF展会现场,西门子医疗方面也向记者披露了“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落地的最新进展。黄毅介绍,如果将公司影像产品分为高中低三档,此前西门子医疗实现本土化的主要还是中端和低端产品。但在过去一年里,西门子医疗一部分高端产品也已经实现了本土化,比如CT双源的SOMATOM Drive、SOMATOM Force,这都得益于公司在本土化战略上的升级。

黄毅透露:“目前,西门子医疗产品上游供应链的的本土化率已达到较高水准,以CT产品为例,64排的本土化率应该超过了80%,它的零配件,尤其一些核心零配件如CT球管,都实现了本土化。磁共振产品的本土化比率也超过70%,其核心零配件像线圈、射频以及一些其他的电子元器件,都有相当高的本土化率。”

除了“产品的本土化”这一维度,西门子医疗也在逐步落地“做更好本土的创新和合作”,比如构建自己的生态圈。2021年9月,西门子医疗与张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构建了位于张江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其中配备有西门子医疗CT、核磁、血管机等在内的医学影像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研发平台等,赋能本土的初创企业。王弢透露:“截至目前,创新中心已有将近150个生态合作伙伴,我们已经赋能了大概40多个初创项目,其中有4家初创企业通过我们的平台已经拿到了1.35亿的投资。”

因市场表现不佳退出介入手术机器人赛道

5月10日,西门子医疗在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对外宣布称,鉴于旗下Corindus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没有达到预期",经分析决策后,决定停止该产品用于心脏病学手术,该产品将被调整为"研发型项目"。

西门子医疗方面对此解释称,在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西门子医疗未来将完全专注于其在神经介入与卒中治疗方面的应用,目前已在开始着手开发新一代的机器人平台,得以在卒中发病的早期为患者带来有效的治疗。

浦峥嵘也在采访中向记者介绍了此次决定的战略考量:西门子医疗始终认为介入手术机器人在将来的血管治疗中一定会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此次宣布退出介入手术机器人这一赛道,也是公司在心脏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市场预期。但是西门子医疗会持续开发基于新一代的专用神经介入的机器人,如神经血管介入机器人。

“其实,在进行介入手术机器人市场布局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关注神经血管介入机器人了,只是因为神经介入领域非常复杂的,研发时间较长。也是基于此,我们会先尝试在心血管方面介入布局,但从目前布局情况来看,心血管方面介入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回到最初方案,即聚焦脑血管的介入这一赛道。”王弢补充道。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