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抽纱非遗传承人祝书琴坚持“传承要先恢复” 让抽纱艺术“再现江湖”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祝书琴作品。

讲好中国故事——广东非遗系列报道

祝书琴,出生于潮绣之家。自幼受母亲林美真指点学抽纱技艺。其创作以飞禽走兽、花卉和人物为主题内容,构图上既有传统特色,还吸收了西方美学的构图方法。其作品经典立体通锦绣《四君子》201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坐莲观音》获2010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经典抽纱《繁花簇锦》获2011年深圳国际文博会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凤福齐天》获2013深圳国际文博会创意奖金奖。在长期实践中,其把潮州抽纱的传统工艺表现技法融合于西方婚纱礼服中,作品深受海内外客户欢迎。

“潮州抽纱”是个“抽象”的名词,与“潮绣”“相融相生”,首先潮州抽纱刺绣技艺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与西方刺绣的抽通技艺;其次,潮州抽纱刺绣工艺是按图案抽除布料上的经或纬线后再绣制,并巧妙结合了垫、雕、掺、补、镶、拼接、贴、织、拮、钩等工种的技艺。再者,抽纱技艺中的垫绣,边仔绣,掺针绣,双绣,雕绞绣的绞圩,抽通绣的通目、帆目、星点窗、新花窗、盘针、锁针等针法,皆为湘、蜀、苏等绣种所无。可见,潮州抽纱源于潮绣又高于潮绣。2014年,抽纱(潮州抽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抽纱的高光时期是清代。乾隆《潮州府志》载:“潮州妇女多勤纺织,凡女子十一、二龄,其母即预治嫁衣,故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当时,潮州有绣庄20多家,绣工5000多人,绣品输往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一带。19世纪末,潮州辟为商港,汕头设立海关,西方刺绣抽通工艺随之传入,与本地刺绣技艺相结合,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抽纱刺绣工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潮人丁惠龙开设潮州第一家抽纱商铺“发合号”。 至20世纪50年代,从事抽纱经营的商铺先后开业215家,绣花女工7万人。公私合营后,潮州抽纱统一生产及销售管理,发展迅速,工种针法增加到400种。

然而,随着机绣进入市场,盛极一时的抽纱公司和潮绣厂走向倒闭。直到2006年潮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历寒冬的潮绣才迎来了新生的曙光。潮州抽纱非遗传承人祝书琴开办绣馆,大量收购散失于民间的潮绣作品,找回老一辈的资深绣工,让抽纱工艺“再现江湖”。之后,祝书琴又四处奔走招收徒弟,并与高校合作开办潮绣教学班,致力于培养一批年轻的接班人。

自小痴迷女红,深深埋下对潮绣热爱的种子

祝书琴的母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绣娘,精通抽纱,在当时的抽纱社做的都是样品、精品。谈起母亲的刺绣,祝书琴满是敬佩和自豪。在耳濡目染之下,年仅6岁的祝书琴对刺绣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开始学着帮母亲穿针引线。然而,祝书琴的母亲深知刺绣这一行的辛苦,只是将其视为生计,不愿女儿从事这份工作。到了祝书琴上学的年纪,当她想缠着母亲做刺绣,母亲总让她“去学”,不让她帮忙。于是,祝书琴只能见缝插针地学刺绣。她坦言,“那个时候是因为我妈没要求我帮忙挣钱,我才有这个闲工夫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种下了这个种子,才有了这么深的一个情结。”

坚持“传承要先恢复”,让抽纱艺术“再现江湖”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机绣的诞生,潮州盛极一时的抽纱公司和潮绣厂纷纷倒闭,刺绣工人都面临失业的问题。当时大学毕业的祝书琴只能选择从事其他工作,走上外贸的道路。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她尝试自己画稿,画完再拿起针线刺绣,绣完了就送给自己的外国客户,“一边赚钱一边有自己的爱好”。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刺绣事业处于低迷,企业无人经营,刺绣人才断层,单凭祝书琴的一腔热爱对此无从下手,因此她也不敢贸然从事刺绣经营,只是默默守护着自己心中的“抽纱梦”。

直到2006年,潮绣事业终于枯木逢春,迎来了转机。那一年,在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潮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仿佛是经历寒冬的潮绣迎来了新生的曙光。这个消息传来,当时已经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祝书琴喜出望外,毅然决定正式注册成立“潮绣世家”,申请商标,大量收购散落于民间的潮绣作品。

祝书琴认为,传承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恢复。潮绣事业将二十年的“断层”让祝书琴不得不直面传承的艰难现状,“年轻人连见都没见过,怎么可能让他们来从事这些呢?”于是在第二年,祝书琴决定开办绣庄,说服与母亲同时代的民间资深绣工,把她们一个一个请回来。“把这些老一辈的手艺人请出来,让年轻人看看她们怎么做的,做这个也能挣钱。这就是一种无声的宣传。”

苦觅年轻传人,要求徒弟“绝不能放下这根针”

在祝书琴的不断努力下,她终于组织起了多位优秀的老一辈绣工,让抽纱艺术重现江湖。然而,因为绣工都比较年长,所做的刺绣囿于传统题材,而当前要想获得市场认可,就必须突破传统,创新内容,满足年轻消费者个化的需求。祝书琴认为,“创新就是要超越”,可大部分资深绣工一遇到需要创新的地方就犯愁,只愿意做她们熟练掌握的传统题材,这让祝书琴面临了新的难题,她坦言,“有时不是不想创新,而是创新了,谁来做?”

“如果现在可以培养一批年轻的骨干力量,懂艺术的,重新来学,愿意来做,将来就不用担心。因为他们自己会创新。”祝书琴意识到了培养一批年轻的传承人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多年来,她尝试过与小学合办兴趣班、到职业学校寻找“好苗子”,甚至设想过到聋哑学校招收一批学徒,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目前,祝书琴真正招收的徒弟仅有十位。潮绣中最难的抽纱技法,在祝书琴的徒弟中目前仅有两人真正学会,一位便是从14岁就跟随祝书琴学刺绣的“00后”聋哑女孩。八年间,祝书琴几乎将自己所会的绝学都尽数传授给这位弟子,更是将她视为自己的女儿看待,不少媒体纷纷报道了这则温暖人心的传承故事。祝书琴最小的徒弟也因看到了媒体报道,从汕头赶到潮州拜师。如今,这位拜师时不满18岁的男孩是一名大二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他未来想要从事的方向与汉服有关,希望将潮绣工艺和传统文化运用于设计中。这也是祝书琴当年答应收徒时所要求的,“我告诉他这根针绝对不能放下,以后做服装设计全部要是我们中国文化,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在里面。”她向记者讲道,“我要求我的徒弟如将来在社会有一席之地,一定要和传统文化及刺绣有关的。”

带潮绣抽纱进校园,“大江南北都是接班人”

广义上的“潮绣”包含了潮州抽纱和潮州刺绣两大技法范畴,其中抽纱的工序更加繁复、精细,难度要远远高于刺绣。由于抽纱技法难度太大,祝书琴在教学时都是将潮绣和抽纱融合在一起进行。她表示,只要掌握了抽纱的针法和基本功,便能将潮绣技艺融会贯通。

除了招收徒弟,祝书琴还致力于让非遗技艺“进校园”。2016年,祝书琴与韩山师范学院合作,挂牌“大师工作室”,同时开设刺绣选修课,每学期开设48个课时。从最初开课的十几个学生到现在的每班三十多人,祝书琴感受到了学生们对刺绣艺术的喜爱,也时常为每学期末学生上交的刺绣作品所感动。自2018年起至今,祝书琴还一直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授课,耕耘在刺绣教学的第一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肖阳 实生 林雪婉

标签: 潮州抽纱 中国传统刺绣 西方刺绣 潮州妇女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