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汽车经销商:路在何方?4S店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
2020-06-18 13:35:21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沈进军,1986年进入国家物资部,从事汽车物资计划分配工作;1993年进入国内贸易部,1997年参与制订了《旧机动车流通管理办法》;2005年担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见证中国汽车产业三十多年发展变迁,亲历汽车流通行业三十多年历史更迭。
4S店,这种商业模式,自1999年广州本田首开先河,至今已在中国发展了21年,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流通最重要的销售渠道。
如今,约占90%的新车都是在4S店售出,4S店在汽车流通领域的主体地位无人能撼动。不仅如此,在新车质保期内,超过90%的售后服务都是在4S店做的。
但是,尽管体量如此之大,眼下,大部分汽车经销商依然亏损,经济压力和市场形势,也还在增加经销商的生存环境挑战。未来,经销商何去何从,4S店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带着诸多问题,《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以下是采访实录。
“产能释放过度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以及经销商经营服务能力弱,是目前经销商大部分亏损的主要原因。”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什么原因导致当前经销商大面积亏损?
沈进军:产能释放过度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同时,经销商经营服务能力不足,是造成经销商大部分亏损的主要原因。
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至今,按经销商整体盈利状况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以前,市场供不应求,经销商躺着赚钱。2010年至2011年,市场供求平衡,经销商盈利状况良好。2012年开始,市场供过于求,经销商经营压力逐年加大,盈利能力大幅递减。
2010年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这个时期,汽车供不应求,经销商只要拿到主机厂授权开店,光靠卖车就能获得丰厚盈利,真正的躺着赚钱。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国家迅速出台包括汽车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从2009年开始,各个主机厂纷纷扩大产能,提高产量。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一下突破了1300万辆,增幅达到46%。
这一变化直接导致汽车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在2010年发生了转变,从过去供不应求,进入了供求平衡。
到了2012年,这种供求平衡随着各主机厂产量逐年提升被打破,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跟不上汽车产量增长速度,市场供过于求。
也是在2012年,经销商的销售利润大幅下滑。52%的进口车经销商亏损,30%的合资品牌经销商亏损,42%的自主品牌经销商亏损。换句话说,2012年出现了经销商大面积亏损的现象。
其实,经销商的亏损暴露出的问题,不只是主机厂产能释放过度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经销商库存压力和销售压力大增,同时也暴露出经销商长期过分依赖卖车赚钱,单腿走路,对用户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及在售后、二手车等业务上的经营能力,也十分欠缺。
“高库存是‘万恶之源’,主机厂应该改变生产方式,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哪种情况最易使经销商的经营陷入不利境况?
沈进军:高库存。我一直认为,高库存是“万恶之源”。
经销商最怕主机厂压库存,经销商需要先向主机厂支付购车款,才能提车销售。高库存意味着经销商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运转,一家奔驰4S店一个月的库存资金就需要上亿元。钱不够哪里来?只能去融资去贷款。所以说,库存一高,经销商就在潜在亏损,再降价卖车,就是明显亏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近公布了2020年5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5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55,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
按照行业国际惯例,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是一个合理范围;当库存指数高于1.5,达到了预警水平;当库存系数接近2.5时,经销商无论是面临的经营压力还是经营风险都非常大。如果主机厂再不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必然造成经销商大批“阵亡”。
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是以销定产。市场有多大的消费能力,供应端生产多少。我们的主机厂是以自己的产能制订年度生产计划,再依据计划安排生产。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我觉得这种汽车的产销体制需要改变。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期。相应地,汽车的生产方式也应该改变。我们呼吁主机厂把目光放到市场一端,重视4S店的信息反馈,转变以产能制定生产计划的生产方式,以销定产。
“回归服务用户,提升服务水平和经营能力,经销商才有出路。”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经销商亏损那么严重,你认为未来经销商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沈进军:就是做好服务。目前我们正经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好服务,抓住消费者,盘活汽车存量市场,都是生存下去的关键。
另外,适者生存,一些不受市场欢迎的品牌势必会被淘汰,一些做不好服务的经销商也会被淘汰。
但是,中国的汽车市场依旧是全球最好的市场之一,就看你怎么去做。特别是经销商,做好服务,留住客户,他就拥有了生存之本。
我们也呼吁经销商,去开拓挖掘需求相对不足的那部分市场。重视服务,从重产品回归重客户价值体现。从过去的服务好主机厂,转变为服务好用户。
4S店的核心业务是销售,而售后是其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不管是销售还是售后,都应该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现在,市场早已供过于求,经销商库存压力大增。同时主机厂以产定销的生产方式依旧,更增加了经销商的现金压力和库存压力。如何释放压力,就在于经销商如何把握住用户。如何把握住用户,除了做好服务,没有其他方法。
这就需要经销商一方面要做好蓄客销售,一方面要留住3年或10万公里质保期内的用户到店维保。对用户始终做好销售和质保期留存,就能使4S店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循环的良性经营状态。
同时,压力再大也不可急功近利,不可违规收费。所有服务产生的费用,应该明码标价,以合理合法、用户接受为前提。所有交易项目都应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以合同形式约束双方权益和责任,不可强买强卖。
“汽车降价既因为主机厂以产定销,也因为主机厂定价虚高。”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大部分经销商降价卖车,对此你怎么看?
沈进军:坦率地说,降价对于消费者是好事,消费者受益。但对经销商就意味着价格倒挂,卖一辆亏一辆。
价格是两方面原因决定的。一个是主机厂根据成本、品牌、竞品来定价,另一个就是供求关系。
零售端车价现在跌得厉害,供过于求是一方面,主机厂定价偏高也是一方面。汽车定价一直都是偏高的,我个人不认可这个定价,它偏离了市场。
你会发现日系品牌的价格波动较小,经销商的盈利状况也很好,经销商的满意度也较高。为什么?因为日系品牌对生产的节奏把握比较好。他能够快速接受市场的反应,来调节它的生产节奏。
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变,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主机厂不可能一下子以销定产。但是今年非常特殊,经济下行叠加全球疫情蔓延,我们看到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定GDP目标,汽车企业是不是也应该在这个时候转变生产方式?这是主机厂应该思考的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你对于用户普遍反映的4S店售后服务太贵有什么看法?
沈进军:大家都说4S店的售后服务是暴利。我个人也认为4S店售后太贵。
售后服务的暴利从哪里来?配件。4S店的配件必须原厂采购,不许外采。这就造成了配件的垄断,垄断就会造成定价高。
另外,配件不是直接从供应商到4S店,它经由主机厂一道手,主机厂要赚差价,无形之中又抬高一次价格。最后到4S店的配件价格,与它的成本价相比,最低50%的利润,高者能达到300%。
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用户到4S店做售后服务。4S店的配件是厂家授权质保的,到授权体系做售后,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质量。不过,厂家确实不该在配件上牟取暴利,这对用户、对经销商,都是不公平的。
交通运输部曾提出售后三包可以不去4S店,符合资质的修理厂也可以。我认为,质保期之内应该到授权体系去做维修。
“4S店是销售渠道,更是汽车的‘三甲医院’。”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卖车和售后,哪个更重要?
沈进军:发展了100多年的美国汽车经销商有一个经营理念,不在于能够在店头卖多少车,在于留住多少客户。
4S店有他的特殊性,既是销售渠道,也是售后渠道。国内经销商长期忽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这是不对的。4S店不仅卖车,还是汽车的“三甲医院”,是主机厂认证的,必须能够向用户提供有质量保障的维修保养,做不到,主机厂是要罚的。
如果客户在4S店得不到好的服务,买完车就再也不回4S店,对客户和4S店都是损失。一方面是客户的车辆得不到专业的有品质保障的服务,车主有损失。对4S店来说,你流失了一位客户,就失去了后续赚钱的机会。
所以,4S店不能只注重把车卖出去,更应该注重如何把客户服务好,维系好客户,增加客户粘性。
一直以来,很多人质疑4S店销售加售后服务的商业模式太重。2014年,以易车和汽车之家为代表的重销售轻售后的汽车电商涌现出来,令经销商很恐慌,害怕电商取代4S店。
结果呢,汽车电商无法取代4S店,到今天约90%的新车还是从4S店销售的。原因就在于4S店的维修体系。4S店的维修体系相当于汽车的三甲医院,从汽车售出到车辆需要维修,4S店具备一整套完善的有品质保障的服务链。这一点,汽车电商无法比拟。
所以说,谁能够将客户自进店到销售到售后到置换,全环节留住他,谁就真正理解了4S店的商业模式的精髓。这是4S店独一无二的特点,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没有。
“主机厂和经销商更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不应该是一方掌控另一方。”
《财经国家周刊》:大家都说经销商在主机厂面前没有话语权,你怎么看他们之间的关系?
沈进军:主机厂和经销商,最合理的关系应该是大家彼此把对方看做是一个合作伙伴,和谐共赢。
但是,到目前为止,彼此还不是合作伙伴。现在,经销商遇到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主机厂的生产方式应该随着市场发生改变了,毕竟,市场供求关系跟这摆着呢。
另外,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在促进双方向平等合作的方向发展。2014年开始,国家反垄断机关开始关注汽车行业,自此,不少主机厂因限定其经销商转售价格,先后受到了处罚。
还有2014年发生的若干品牌经销商抗议主机厂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也能促进主机厂和经销商朝着平等合作方向发展。
“铁打的4S店,流水的经销商。”
标签: 汽车经销商
为您推荐
精彩放送
热门文章
-
微信已全面支持“小号” 全量开放辅助账号注册功能
-
自然资源部:取消集中供地制度系误读
-
机构:2022年Q4苹果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
世界观速讯丨IDC:中国政务云市场预计2023年实现增速反弹
-
澳门2023年预计送出12万张机票
-
世界通讯!奥拓电子:公司暂不涉及ChatGPT相关产品
-
即时焦点:集中供地政策调整:仍需“集中公告” 可以“分散供应”
-
星巴克2023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创纪录达到87亿美元
-
澳门经财司司长: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 为经济复苏打下强心针
-
世界快看点丨2022年全国期货公司总成绩单“出炉”:实现净利润109.89亿元
-
世界新资讯:A股午评:三大指数均跌超1%,超4000只个股下跌,ChatGPT逆势活跃
-
科创板有退市风险吗?科创板好还是创业板好?
精彩图片
-
成本大减!新一轮的旗舰大战也将在即将到来的9月正式拉开帷幕
-
博览会开幕 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正式发布
-
技术下降!Intel独立显卡驱动一次评测就发现43个Bug
-
高性能的台式机彻底告别“光污染” 雷克沙推出简洁纯白外观设计
-
韩国媒体率先报道:三星电子236层NAND闪存预计年内开始生产 市场竞争更激烈
-
新科技!苹果正在积极研发某种形式的AR/VR头显或智能眼镜
-
谷歌测试开展新功能 向用户展示哪些云流媒体服务拥有特定的视频游戏
-
支付宝积极响应国家为小微降费的政策号召 一年降费让利近80亿
-
京东汽车就与浦林成山旗下新能源车轮胎品牌浦林达成战略合作 助力轮胎“电动化转型”
-
苹果新专利公布:暗示未来 iPhone手机或许有陶瓷材质版
-
盖茨和韩国能源供应商SK共同牵头 其中SK投资2.5亿美元
-
海底捞早已经捞不动了 据统计上半年最高亏损达2.97亿
热文
-
证监会:稳妥有序化解私募基金、地方交易场所、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
-
当前热文:恒瑞医药人事变动频繁?董事长孙飘扬回应
-
银川优化生育措施征求意见:提高二三孩生育住院分娩医疗费报销比例
-
热门: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和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
环球观焦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锚定“科创+产业+金融+人才”高水平融合发展
-
北京:到2025年新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
-
环球简讯:《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布
-
美国联邦快递管理层将裁员超10%
-
巴比食品:2022年净利润2.22亿元 同比下降29.21%
-
空客与卡塔尔航空就A350订单纠纷达成和解
-
动态焦点:国家能源局负责人会见香港中电总裁
-
全球快资讯:北京这个区 GDP总量首次突破一万亿元!
-
天天快报!高质量发展 | 亮出“作战图” 跑出“加速度”
-
北京关停三里屯酒吧街?官方回应
-
中汽协:2022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2486.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7%
-
龙虎榜丨中国长城今日涨停,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2.83亿元
-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未来20年立讯要有30%产品进入全球行业无人区
-
当前观点:ChatGPT热度爆棚 谷歌开测“学徒巴德”等多款竞品
-
环球即时:沪硅产业: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13.4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申请获批
-
天天微资讯!商务部: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
新年“开门红” 江苏中欧班列今年首月开行突破200列
-
舆情预警 | 小米汽车设计泄密供应商被处罚100万
-
股票破位怎么办?股票破位必须止损吗?
-
股票一字线会持续几天?股票丁字线说明什么?
-
每日速递:商务部: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
焦点短讯!舆情预警 |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志刚被“双开”
-
股票分红对以后走势有没有影响?分红和股票涨跌有关系吗?
-
环球热点!舆情预警丨云天化:从未在任何网络平台开展众筹集资
-
【环球播资讯】商务部: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
环球简讯:上海浦东GDP突破1.6万亿元
-
博亚精工:公司目前与成飞集团无业务往来
-
【天天报资讯】商务部: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
-
世界最资讯丨银保监会就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业内征求意见 涉及高风险业务、分支机构和非标资产投资
-
商务部:2023年要强化贸易促进 合理扩大进口
-
每日看点!沪指震荡收涨0.02% 半导体和白酒板块表现强势
-
《狂飙》收官 连续18天居爱奇艺热度榜日冠
-
2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94元/公斤 比昨天下降3.0%
-
重点聚焦!洛阳:个人首套房首付比例两成 年内买新房最高可补贴1万元
-
2022年我国锂精矿进口量同比增长42%
-
环球热门:石化机械:正开展制氢装备、输氢管线等规划和研究
-
风能和太阳能2022年首次成为欧盟国家最大的电力来源
-
天天最资讯丨上海口岸去年跨境电商出口申报总量跃居全国第三位
-
中国华电与明阳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
2022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产量大增 价格低位运行
-
环球热文:湖北省工业企业开工率8年来最高
-
盗窃工地电缆,监控全程跟踪
-
石四药集团:取得药监局有关奥硝唑注射液及硫辛酸注射液药品生产注册批件
-
【世界独家】三部门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
-
热点在线丨金发科技:年产3万吨PLA项目已于2022年底实现成功试车并稳定生产
-
环球热消息:ETF观察丨酿酒板块持续走高 饮料ETF(159789)涨超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