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物业公司……

来源: 百度新闻

6月1日清晨7点,等开门缴物业费的村民和租户被物业经理劝了回去。8点,租户王国平第一个拿着缴费凭证走出物业办公室,边走边说:“当然有物业好罗,你看主干道两边以前都是车,现在干干净净……”

这个场景发生在北蔡镇联勤村,是浦东新区首批“城中村”物业化管理的试点村。

物业公司门口,车辆已经排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午八点,财务还在做准备工作,村民已经就位。

一年前,可不是这样的。

2022年8月,村里刚刚成立物业公司,第一笔物业费是工作人员上门收的,不仅租客不配合,连村民也不理解。曾有村民说,“我家的房子是我8岁时造的,我现在48了,房子老了,有了物业就不可能拆迁了吧!”租客听房东的,没看到实质性的改变,要从口袋里掏钱谈也不要谈。就这样,一个月时间才收到70%租户的物业费。

总不能等钱收齐了再做事吧,莲溪物业联勤村负责人顾金星觉得,要让村民看到,有了物业管理,村里的面貌有变化。

经常能见到物业三轮车从身边经过。

主干道变得干干净净,绿化点缀。

标识明晰。

村口新设的快递柜。

于是,物业从村民反映最集中的停车问题着手,新辟三处停车场,把村里主干道、小路、家门口的空间腾出来,解决拥堵和特种车辆开进不了村的难题,并美化主干道环境,设置指示牌,还装上了快递柜;其次,让村民夸赞的还有收垃圾,虽然垃圾分类箱早就发放到户,但是倒垃圾不方便,有些村民等积满了才处理,夏天味道重,自从有了物业,两名师傅开着小车挨家挨户每天两次收处,而且还能督促村民按照要求干湿分类;第三,当然是物业的特长:小修小补。村民家的水龙头坏了,下水道堵了,灯不亮了,一个电话师傅就上门了。更让村民难忘的是,台风“梅花”来袭,屋顶瓦片被风刮坏里面还漏雨,放在平时,自家的房子自己修,有了物业,自己的房子物业修……这些变化都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物业工作人员给村民张建忠家更换了水龙头,阿姨试了试不再漏水。

村里的垃圾有人管。

物业人员维修路灯。

多个非机动车充电点。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北蔡镇启动有史以来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5个月内完成近3000亩土地征收。但是,未动迁的联勤村仍面临“城中村”治理困境,面对问题,政府部门走下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最终制定《北蔡镇“城中村”物业化管理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8月,北蔡镇全资持有的莲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入驻联勤村,正式接管。

73岁的村民胡福华拿着通知单回家告知租客们。

拿到告知单的第一时间,67岁村民戴凤珍在微信群里联系租户,告知他们6月1号去缴物业费。

戴凤珍家有不少租户,房东的态度也会影响到租户。

当然,也有租户提出问题。坐在巷口打牌的老张对工作人员递上的告知单爱理不理,原来上晚班的他开车回家,有时停不进去。老张建议停车场要画线,这样才能合理利用空间,才够停。

早在一个半月前,第二次物业费缴费通知单已下发村民,这次73岁的村民胡福华一手拿一张,脚步飞快地跑回家叮嘱租客按时去缴费。每人10元/月的管理费,是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和意见征询的,顾金星说:“象征性地向村民收取管理费,是考验物业化管理服务是否得到认可的直观体现,也是让村民参与到‘城中村’治理中来的重要抓手。”

6月1日,到了收物业费的时候,按照规定,未按时缴费门禁卡没法刷新,意味着进不了村。这次,物业给了五天的过渡期,方便上班族在双休日办理。

顾金星没想到村民这么给“面子”,从上门收费到自觉排队缴费,“我们做的村民都看到了,这应该是最好的答案!”

工作人员告诉排队的村民,可以先上班,下班后或休息天再来办。

队伍里有人嗓门突然高了起来,“我5月18日租进来的,说好6月1日来更新一下门禁卡不用再交钱,怎么又要多付10元钱?”陈先生拉长着脸进门,却笑嘻嘻地付了钱走出办公室。工作人员说,规章制度是我们没有说清楚,那就好好沟通,不一定为了钱,有时他们就是一口气。还有位村民给物业提了要求,“我家门口的路灯坏了,修路灯要像收物业费一样快就好了!”

老陈拉长着脸进门,却笑嘻嘻地付了钱走出办公室。

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老陈心甘情愿掏了钱。

北蔡镇副镇长张海涛说,“从无到有,一点点的改观就会让村民满意,体会到有物业的好处;而接下来,村民对物业的要求会不断提高,我们要继续在完善机制、优化服务、解决问题等方面下功夫,最终赢得村民的支持和理解。”

村里也有不少热心人,负责村内安保的物业保安队长魏方就是其中之一,疫情期间在村里做志愿工作让他几乎熟悉村内的每一位村民。除了分内工作,他还会力所能及地帮村民小修小补。

夜深了,物业安保室的灯为村民留着。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本文作者:孟雨涵

题图来源:孟雨涵

图片编辑:蒋迪雯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