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点:城市24小时 | 浙皖两省 这次“赌”得更大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消息,6月5日晚,浙皖两省人民政府在安徽合肥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提档升级。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向东流入浙江杭州市淳安县,干流长359公里,在安徽境内242.3公里,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0%以上。

本世纪初,新安江流域生态安全曾面临严峻挑战,千岛湖蓝藻异常增殖等引发关注。从2012年开始,皖浙两省接续开展三轮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也即“亿元水质对赌”。“对赌”机制采取“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考核断面年度水质达标,浙江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试点以来,新安江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条件,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

据了解,相较于前三轮试点,此次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在补偿标准、补偿理念、补偿方式、补偿范围等方面都实现了提档升级。

解读:开全国先河的“新安江模式”,其实早已走向全国,包括桂粤九洲江、闽粤汀江—韩江、冀津引滦入津、赣粤东江、冀京潮白河以及长江流域等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在内,目前已推广到19个省份、15个跨省流域。

不仅如此,早在2015年,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就被写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明确“鼓励各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继续推进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进一步部署“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不过应该看到,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总体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除了最直接的“补多少、怎么补”等问题依然存在争议,更重要的是,生态保护是一场持久战,单纯依赖资金“输血式”补偿,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换句话说,生态补偿除了“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这正是“新安江模式”升级的重中之重。

根据最新协议,浙江、安徽两省将变单一的资金激励补偿为涵盖水质、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等的综合补偿。在外界看来,这主要是为了实现下游地区主动帮助上游地区谋划绿色发展,让上游地区摆脱单纯依靠资金补偿的局面,实现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这样的理念和行动,可以说再次走在了全国前列。升级到2.0版的“新安江模式”,也有望为全国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