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建设靠什么?精品特色小镇这样长成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的集聚1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每年创造约130亿元工业产值;有的依托产业完善工业旅游,每年吸引游客达300多万人次;有的引进2000多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上万人就业……经过近年来的摸索,一批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的精品特色小镇展露新貌。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即并不是行政建制镇,也不是产业园区。那么,特色小镇的建设靠什么?其成长壮大需要哪些“雨露阳光”?如何避免触碰耕地或生态红线?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布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的通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典型经验”的上榜特色小镇。

立足产业

——从智能制造、新闻出版到文旅产业,特色小镇类型多样,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做文章

“最近跟北京一家文化公司正在谈,进展不错,对方很快要落户我们小镇。”在山东泰安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山东华岳文化出版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步云正盯着眼下的招商新进展。这家企业是小镇的投资运营单位,虽然疫情给人员往来造成影响,但企业招商工作仍在向前推进着。目前,这个特色小镇上汇聚了60多家出版企业。

曹步云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是行业的“老兵”了。特色小镇的灵感,正来自当地的产业基础。“山东是造纸和印刷大省,拥有全国70%以上的文化用纸生产量,书报刊印刷产能占全国产值的30%,仅泰安地区就拥有印刷企业459家。”这组数字,给了曹步云创业的底气。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打造一个印刷产业园区,把本地企业组织起来,一起做大做强。”曹步云说,彼时,正值有关部门鼓励创建特色小镇,为了产业提档次,他们将招商的目光放到北京。一趟一趟跑下来,他发现北京正逐步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出版行业的生产环节外移大可成为泰安的机遇。这么一看,“特色小镇有希望!”2018年初,小镇创建正式拉开序幕。

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这成为不少精品特色小镇得以创建的两大关键词。

在陕西西安,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就建立在唐长安西市原址之上。“在这里,我们脚下就是千年前的商贸遗址,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样的资源稀缺性,让我们得以尽可能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大唐西市集团执行总裁李中航说。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一个将盛唐文化和丝路文化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历史和文化旅游交织,如今小镇年均客流量达2000万人次,年产值约30亿元。

在辽宁沈阳,永安机床小镇以沈阳老工业基础为依托,着力健全产业服务平台和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平台,吸引700多家智能装备基础制造等生产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入驻发展。“我们可以说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自然生长而来,过去十年专注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配套,做产业化进程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小镇投资主体沈阳中港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晓光说。

从汽车制造、网络通信、新材料,到科技孵化、医药研发、文艺双创,再到芳香产业、稻耕文化、体育运营,记者梳理发现,入选两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的36个精品特色小镇,都有突出的主导产业作为支撑。在有关部门对特色小镇内涵特质的表述中,“产业特而强”居于首位。

深耕特色

——从核心产业出发,完善配套、服务企业、拓展链条,打造细分高端的鲜明特征

漫步大唐西市小镇,新唐风式建筑浑然一体,西市九宫格局的历史风貌重现眼前。“长安十二时辰”文化活动正在推出,一到周末,不少年轻人身着唐装,有的还盛装打扮起来,成为彼此的风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有着鲜明历史特色的小镇又成为许多游客青睐的去处。

“人流活跃了,消费也带动起来,商铺经营逐步走入正轨。”李中航说,疫情给小镇商铺经营带来影响,一方面,他们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商业结构,更多面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增加必需品供应;另一方面,持续开发文化产业的独特内涵,在特色上精耕细作。

在这个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坐落着以丝路文化、唐代商业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还有丝绸之路风情街、国际古玩城……这些载体既让历史重新复活,也逐渐成为独特的“网红打卡点”。

“特色小镇最怕的是千篇一律。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要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为龙头,打造丝路文化特色。”李中航说,现在,许多国内机构重走丝绸之路是从这儿出发,沿丝路而来的外国人终点也在大唐西市。

紧扣产业,围绕特色做文章,小镇有着各自的探索。

“我们是全国首个服务于新闻出版行业的特色小镇”,泰安泰山新闻出版小镇牢牢抓住这一先发优势,并不断加强与放大。自2017年召开第一届国际新闻出版合作大会以来,大会已经在这里举办3届,与会的外宾国别和人数逐届增长。“行业人才共聚一堂,探讨未来发展,对小镇发展也是难得的机会。我们正在争取,让大会会址永久落户小镇。”曹步云说,未来还要依靠产业集群,打造新闻出版的最高地,“目标产值在几千亿元”!

经过之前几年的不断摸索,沈阳永安机床小镇不断朝着特色产业的方向聚集企业,为上下游形成配套。“目前来看,特种机床、柔性生产线、军民融合等企业逐渐成为小镇产业的主流,另有一部分基础制造企业为主导产业进行零部件加工配套。”高晓光说,传统工业企业都有独立围墙,自主化管理,而在小镇产业区,既能集约使用土地,也有配套公共服务,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随着产业的进一步聚集,企业之间更有望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联动、抱团取暖的有利局面。

关注生活

——特色小镇建设除了生产区,还有生活区和生态区,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

“入选第二轮典型经验,对我们而言是肯定了前期产业集聚的成绩。未来还要围绕特色小镇的培育要求,继续努力。”高晓光坦言,未来小镇的建设,预计仍然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一方面产业区要进一步提升和扩展;另一方面,则要补短板,将生态环境和商住配套区域的建设紧跟上来。

产业何其重要,但并非特色小镇的全部。按有关部门的界定,特色小镇应当有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有产业、有文化、有旅游、有社区,通俗来说,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

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中,许多特色小镇也有一个专注“小而美”的蓝图。

“未来,会进一步加大生活配套。我们设想中的小镇建成后,将有幼儿园、酒店、小吃一条街;有音乐厅、图书馆;有湖泊和花海……”曹步云说,未来在印刷出版产业的上下游联动之外,文创产品、研学游学等项目也会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要将小镇打造为“有生活有文化有旅游,小而美的空间”。

在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包含写字楼、酒店、剧院在内的二期文化商务产业板块正在建设中,三期文创体验产业板块、文化展演产业板块也拟于明年实施。李中航介绍,小镇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入驻上万户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近10万人,贡献税收5亿至6亿元。“希望未来在大唐西市小镇,是浓浓的历史和现代生活交织的氛围,给人以文化的熏陶。”

当前,各地特色小镇仍在探索培育中。不过,也有一批“问题小镇”偏离了发展轨道。例如,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警示案例中,有的实为房地产项目,却错用套用特色小镇概念进行宣传;有的长期停留在纸面上,投资运营主体缺失;有的破坏生态环境和山水田园、违法违规占地,这些均需规范纠偏。

“总体上看,这几年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精品特色小镇。”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有的小镇发展成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引擎,有的开辟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有的开拓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空间,有的建设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有的搭建了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新平台……相信各地特色小镇还将继续探索出千姿百态。

“特色小镇”词解(链接)

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其发展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动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是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

为更好引导特色小镇发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并推出两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共包含36个精品特色小镇。

标签: 精品特色小镇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