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消息:短端利率大幅上行 资金面偏紧原因几何?

来源: 中国经营网

近段时间,资金市场上短端利率大幅上行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价格有所上行,尤其是非银机构借钱相对略高,而前两年春节后隔夜利率水平均较节前下降或者至少持平。”交银理财专户理财部投资经理柳灯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相关资料图)

分析指出,在经济复苏和实体信贷需求改善的背景下,短期大量资金从金融系统流入实体经济或者消费市场,造成银行体系备用金的短期,体系内部之间拆借资金的利率肯定会上升;此外,存单发行和财政存款回笼加剧资金面紧张。

隔夜利率“狂飙”

2月以来,DR007(银行间7天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债券回购利率)持续在2%以上运行,R007(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在2.2%以上。

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来看,Wind数据显示,2月8日,Shibor隔夜利率一度上冲达到2.365%,创出两年多新高。

柳灯告诉记者:“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大型银行1月以来信贷投放较为积极,超储率处于相对低位,近几天国有大行在银行间资金市场的融出大幅减少。春节前央行按照往年惯例通过公开市场投放了超2万亿元流动性,在春节后集中到期;债券市场杠杆率本身处于较高水平,且加杠杆主要是基金、银行理财等非银机构,导致对资金市场价格变动更加敏感。 ”

谈及资金面紧张的原因,华泰证券固收张继强团队认为,一是从宏观上看,今年经济开始向潜在增速回归,去年由于央行上缴利润、微观主体活力不足、资金淤积在银行间市场等原因导致的资金宽松基础消失;二是从现实因素看,年初实体信贷需求明显改善,信贷投放会带来超储消耗,也会引发资金面水位下降和分层效应(压缩非银拆借);三是存单发行和财政存款回笼等导致资金出现局部摩擦。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1月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1月信贷增长如期实现“开门红”,总量与结构双双好转,社融增量规模显著回升,其中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创下单月新高,同比多增922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5.98万亿元。

存贷款底层逻辑改变

华福证券研报指出,资金市场超预期偏紧除了与2月同业存单大量到期、债券供给有所增加相关,更根本、影响更深远的原因是疫情前后,存贷款底层逻辑的改变。

上述研报指出,存款方面,对比来看,2022年资金面持续宽松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银行存款的激增,而银行存款激增是受疫情之下居民预期收入下降从而储蓄意愿上升、股市表现低迷导致股市资金回流存款、企业生产意愿下降同业存款回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随着疫情的退去与经济的复苏,无论是居民储蓄意愿、股市表现还是企业经营预期,都较2022年有拐点性的变化,并且预计这种变化仍将持续,因此2023年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和成本将较2022年大幅增加,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今年资金价格中枢的上移。在贷款方面,上述研报分析,2022年国内持续受疫情因素影响,贷款市场始终处于一个极其低迷的状态,而随着今年1月全国范围内疫情影响基本消退,企业生产与再生产的意愿出现拐点性变化,贷款市场也随之显著复苏,即从疫情时贷款市场低迷的稳态走向疫情后贷款市场偏暖的稳态,因此“存款→贷款→存款”派生机制因素对银行超储的消耗在近期可能有一个跳跃式的上升,许多银行也纷纷在市场上借钱。

关于后续资金面的变化,张继强团队认为,年初正是稳增长开门红阶段,利率与流动性不应成为信贷投放的约束,因此资金面不具备收紧基础。中长期看,今年货币政策的总基调还是“精准有力”,资金面预计维持合理充裕。我们认为,当前位置的资金利率已经基本完成重定价,进一步收紧的空间有限。但短期逆回购放量表明流动性投放的主动权重新回到央行手中,2%的逆回购利率已经是7天回购利率的边际成本。未来大概率会维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的局面,对应DR007的中枢在2%附近。

长期来看,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指出,稳增长、扩内需的宏观主线没有变化,货币政策会继续保持扩张性,改善信用环境以支持内需,央行会继续采用顺应银行需求进行操作的策略。在这一策略下,流动性一旦出现阶段性收紧,央行就会增加公开市场操作;反之则减少操作规模,最终目标是推动银行扩表宽信用,以及推动DR007重新回归中性,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 短端利率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