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快讯】政企携手全力冲刺“开门红”

来源: 南方日报

2月16日,火炬开发区与抖音集团在北京签约共建抖音跨境电商产业园。助力“品牌出海”抢订单、拼市场,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火炬开发区全力冲刺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动如脱兔,实干开局,或许是对火炬开发区2023年一季度最好的形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30日,火炬开发区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制造业项目和火炬开发区重大平台动工仪式。12个制造业项目集中动工,投资总额超64亿元;

2月6日,火炬开发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年攻坚克难工作动员大会,聘请15位企业家、行业领军人物担任首批产业顾问、高质量发展顾问,为产业经济发展“把脉问诊”;

与此同时,火炬开发区领导班子深入企业,发起政企“握手行动”,掀起了高效服务企业的又一波热潮;

……

信心满满、动作频频,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火炬开发区一开年就打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南方日报记者杨慧荣通讯员姚愉玉

平台赋能

打造制造业当家“金梧桐”

产业赋能,平台先行。打造高水平平台,火炬开发区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部署,在新征程上坚持制造业当家,要抓大平台,把高新高端高效、集聚集群集约的导向树立起来,让高水平平台成为“金名片”“金梧桐”。

在火炬开发区2023年第一季度制造业项目集中动工仪式暨火炬开发区重大平台动工仪式上,四个重大平台建设吹响号角,包括深中合作创新区基建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中山市深中合作创新区启动区和万亩农田特色农业生态区EOD及配套设施项目、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二期)项目和“湾区药谷”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和科技人才服务等多个领域。

“东承”深圳,火炬开发区无疑需要可以和顶尖城市对话的大平台,才能更好地汇聚各方力量和资源。深中合作创新区,就是火炬开发区探索深中融合互动发展的一块“试验田”,是深中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在火炬开发区统筹民众街道发展的基础上,中山正对标东莞松山湖、佛山千灯湖等大湾区一流产业园区,高效整合土地资源,进行连片开发,打造超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这里将是新兴产业的摇篮——“三谷一港”,即湾区药谷、湾区智谷、湾区光谷、湾区原药港。规划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区、光学元件产业区、激光设备产业区、生活配套区、文化长廊、企业总部商务大厦等。以此平台为支撑,火炬开发区围绕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深中产业深度融合。

以“湾区原药港”为例——在火炬开发区民众沙仔低效园区内,机器轰鸣,老旧厂房被陆续拆除。未来,这片工业园区将布局发展小分子化学原料药、化学药中间体、特种药、生物制备等产业,联动广州、深圳,打造总面积超万亩的现代主题产业园,推动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再上新台阶。

这里将是产城融合的起点——最新启动的中山市深中合作创新区启动区和万亩农田特色农业生态区EOD及配套设施项目,包括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水体治理工程、乡村振兴及岭南水乡农耕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康养综合体、生态型农田综合治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工程、河涌堤岸工程、生态景观工程建设运营等。

在深中创新合作区这片热土,城市功能品质升级与产业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火炬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蓝图雏形已见。

如果说深中通道的建设正在缝合深中一体化的空间距离,深中创新合作区的落地建设则为珠江两岸的创新协作打开了新的空间,不断汇聚的产业资源扩大了火炬开发区“朋友圈”“智囊团”和“同盟军”。

龙头引领

高端产业集群渐次成型

近日,在第三届AIE国际再生医学研讨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再生医学论坛上,粤港澳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启动建设,中山着眼粤港澳大湾区在生物医药的前瞻布局上再进一步。

“中山是一座名城,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扎实、潜力无限。”现场,中国皮肤学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在致辞时表示,希望中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再生医学领域实现更高的突破,为健康中国、健康广东贡献力量。

近年来,凭借广阔应用前景及巨大的想象空间,外泌体登上生物医学领域的新风口,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关注。中山再生医学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艾一生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下称“艾一生命科技”),成为“入局者”之一。在中山市政府、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和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支持下,2021年11月,以吴祖泽院士为首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组织——北京吴祖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艾一生命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当为加速推动再生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在吴祖泽、廖万清等院士的带领下,北京吴祖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艾一生命科技联合成立粤港澳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

艾一生命科技董事长、粤港澳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负责人魏欣介绍,研究院将以“一院两库三平台”为建设目标,引进国内外再生医学顶尖人才,建立再生医学产业智库专家团队;建立粤港澳生命资源库,以干细胞、外泌体、细胞治疗等生命科技药物研发的研发平台,以及科研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检测、成果交易的再生医学公共服务平台。

这场院士领衔的医学盛会是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是中山新“十大舰队”中最具发展爆发力的代表。近一年来,中山市药品进口口岸正式启用,中国检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东省制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揭牌,可以说中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已拥有完善的配套基础,并已建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体系。

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增资扩产进一步带动产业价值链的跃升:康方生物联手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建设“康方湾区创新创业园”,将带动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康晟生物致力于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细胞培养基生产基地及一体化CXO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抗体及基因治疗培养基开发平台。

中山健康基地集团副总经理余从洪介绍,健康基地正在全面推进“湾区药谷”建设,拟将其打造成中山市乃至珠江西岸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新药创制承载平台,构建以创新药为核心,以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医药服务为主导的1+3产业体系。希望更多企业家选择扎根于此,共谋发展。

不止于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在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光学光电等产业,火炬开发区同样集聚了当下中山科创实力最强和最具市场前景的龙头代表:

明阳智能已进入全球新能源赛道第一梯队,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5名,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位。不到一年时间,明阳集团总部项目已完成征地和挂拍交易,计划在2023年的6月分期投入使用。

中山市唯一一家本地孵化、成长的光学上市公司——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光电”)“20倍以上高清变焦镜头”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保持全球第一。在深中产业融合的趋势下,联合光电跨越珠江,与深圳企业进行合作研发,“软件”与“硬件”结合碰撞实现了整条供应链的国产化。

当前,联合光电正借助长春理工大学在光电技术领域的人才资源与优势,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在中山组建广东西湾光学研究院项目,为中山光电产业发展再添动力。

营商再赢商

“握手行动”搭建政企连心桥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市场主体“敢不敢”,很大程度要看发展环境“优不优”。

“各位企业家,有难题可以随时联系我!”在近期召开的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陈文锋现场向各位企业家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企业家遇到的任何困难和问题,不需要东奔西走“踏破铁鞋”,仅需一个电话、一条微信或短信,就能得到反馈。

“一把手”公布手机号码,背后是全区上下高效服务企业的热潮。此前,中山华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明泰”)反映,公司拟通过“工改”完成扩建4万吨新材料产业基地,但现行控规的经济指标不能满足企业增资扩产改造需求。了解情况后,火炬开发区有关职能部门立即响应,启动相关调规程序,为企业解决调整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诉求,推动项目快速进入手续审批阶段。

“这些贴心高效的服务举措,坚定了华明泰扎根火炬发展的决心。我们争取在2023年完成15%一25%的产值增长,力争两到三年内实现公司上市,为火炬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华明泰相关负责人说。

党政班子“走出去”,优质企业“走进来”。不久前,12位企业家受聘担任火炬开发区“产业顾问”,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康方生物董事长夏瑜、联合光电董事长龚俊强受聘担任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顾问”。

“企业家们深厚的专业经验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可以更好地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这是第一批,但绝不是最后一批!”陈文锋表示,接下来,火炬开发区将筹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计划邀请企业家“上门讲课”,为产业经济发展“把脉开方”。

不断夯实制造业家底,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关键在于擦亮“火炬服务”。

火炬速度,在于打造最高的服务效率——火炬开发区主动对接、靠前服务、持续跟踪、提前介入,变“单轨办”为“联动办”,将项目动工前多个事项“合并跑一次”,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实现“拿地即动工”。全市首宗“带设计方案出让”建设用地、首宗混合产业用地建设项目相继落地。

火炬力度,在于打造“企业第一”的营商环境——火炬开发区领导班子密集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了解企业目前生产经营及发展规划等情况,倾听企业所需所盼,摸清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并协调相关部门现场办公,高效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火炬热度,在于打造最强的空间保障——2022年,火炬开发区实现23个供地类产业项目落地,投资额约167.6亿元,用地面积约1068亩。2023年,火炬开发区将奋力实现签约落地项目供地不少于2500亩。

精准主动的服务,换来的是产业招商和项目落地的热潮。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炬开发区今年一季度项目动工数量翻了两番,占地面积增长了近4倍,项目投资额增长了近5倍。

正是这种长期主义的信念和坚守,给了企业莫大的鼓舞。在火炬开发区第一季度制造业项目集中动工仪式上,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梅志敏动情地说:“火炬开发区最懂怎么做企业、最懂怎么做经济,最懂怎么做科技,既有目标又有方法,既谦虚又诚恳又务实,为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底气、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

企业稳,则经济稳。2022年,火炬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稳居全市第一,GDP增速排名创近7年新高。纬创资通中山厂成为中山首个“灯塔工厂”,树立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新标杆。

新的一年,火炬开发区将扛起更大的担当。2023年,火炬开发区将力争实现GDP增长6%,为优质项目提供充足的产业空间,加快冲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标签: 第一季度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