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鲶鱼入场 券商探索股权激励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国内券商亟待做大做强。一方面,证券行业双向开放,外资加速入场加剧行业竞争;另一方面,国内券商业务同质化严重,未来将进入整合转型期。

2020年以来,并购、再融资、股权激励成为国内券商应对内外挑战的关键词。有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资券商应该充分利用目前政策红利,并购重组外延式发展和增厚资本金等内涵式发展“双轮驱动”,增大自身的规模和体量。

并购整合扩大体量

并购重组是打造中国航母级券商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是头部券商“强强联合”,还是中小券商“抱团取暖”,券商并购重组的传闻不断。前不久,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传出合并的消息,双方纷纷出面澄清否认。近日,又有消息称,东海证券将被五矿证券收购。

此前,中金公司通过并购中投证券,补足零售经纪业务网点与客户短板,助力中金财富;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完成,加速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天风证券收购恒泰证券29.99%股权,借以提升华西华北等地区的覆盖能力和业务优势。

中小券商之间的重组也会“有缘无份”。近日,华创阳安和太平洋证券双双宣布,华创证券终止收购太平洋证券股份。华创阳安没有过多解释终止交易的原因,只是说交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太平洋证券则提及,因双方股权转让已过约定的三个月。根据7个月前签署的转让协议,华创证券拟以5.5元/股的价格,以现金协议受让北京嘉裕持有的太平洋证券5.87%的股份,交易总额为22亿元。

为何现阶段有这么多关于券商并购的传言?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叶小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通过并购重组方式促进券商做大做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去年11月,证监会推出了六大举措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包括多渠道充实证券公司资本、丰富服务功能、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技术和创新投入、完善国际化布局、加强合规风险管控等。今年4月1日,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正式取消,已有外资券商拿下合资券商控股权,并完成工商信息变更。

叶小杰认为,并购重组方式有几大优势:作为券商外延式发展模式,并购重组通过行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券商的综合实力,从而更好地抵御外资券商的冲击。当前券商业务同质化严重,并购重组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更好地布局创新业务,最终推动券商行业的转型升级。

叶小杰也指出,并购重组方式存在几大困境:其一,并购最终要发挥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效果,因此合适的并购标的很重要,并购双方体量、性质等方面应当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其二,券商之间并购,还面临着体制机制上的一些掣肘。

某非银券商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中国券商并购重组方面,若干持有两张以上券商牌照的省市,都具备考虑地方国资控股券商进行合并重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跨省并购整合,则存在地方政府博弈。因此,这需要更高层面上打破行政障碍。

麦肯锡在展望2020中国证券业报告中指出,行业整合已经启动,未来将进一步集中。目前,国内券商近50%的业务都集中在行业前十手中,很有可能向成熟市场前十大券商占比大于70%的趋势发展。比如,国内券商的同业兼并趋势兴起,大中型券商选择性并购中小券商。推动券业整合的驱动因素包括:头部券商通过并购补齐业务短板或者扩大区域覆盖;券商估值低,并购性价比高;中小券商自身发展陷入困境。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并购重组可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比如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增强在华南区域业务协同。而券商做大做强的最大路径还是补充资本金,资本实力决定整体实力。当然,管理和激励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资本的前提下,有好的管理和激励,就会产生龙头券商。

再融资增厚资本

券商还可以通过增厚资本实力进行内涵式发展。

王骥跃强调,扩大资本金依然是当前国内券商做大做强的的首要路径。与高盛等跨国投行比较,国内券商在资产规模等方面差距很大。国内券商不仅需要提升综合资本服务的能力,还要打破各业务的条块分割机制,创设更多的产品,提升跨境业务服务能力,要从服务于监管的通道彻底向服务于客户、服务于资本的资本中介、资金中介业务转移,要回归金融的本质。

《国际金融报》记者整理获悉,再融资新规落地后,国信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第一创业、中原证券、南京证券纷纷修订定增预案,募资金额分别为150亿元、200亿元、130亿元、60亿元、52.5亿元、60亿元。浙商证券、西部证券根据再融资新规发布定增预案,拟分别募资不超过100亿元、75亿元。这8家券商募资总额约827.5亿元。

截至6月11日,海通证券、南京证券、国信证券、第一创业、中原证券、西南证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均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涉及592.5亿元。

再融资新政对战略投资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意味着该融资渠道有一定门槛。叶小杰向记者直言,目前获批的券商以大中型券商居多,行业分化或加剧。大型券商凭借其综合实力和品牌信誉,能够相对轻松地从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这将导致资源更多地向头部券商倾斜。而中小型券商能否说服投资者,其募投的项目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其再融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券商探索股权激励

面对外资券商的竞争,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是本土券商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国泰君安成为首家实施股权激励的券商。近日,国泰君安发布公告称,拟用21.7亿元自有资金回购不超过8900万股A股股票,作为公司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首次激励对象范围包括公司执行董事等451人,授予价格是现价的一半。

王骥跃告诉记者,券商是“资本密集型+人力密集型”行业,券商做强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激励机制可以吸引并留住人才。此前,推出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的券商数量屈指可数。新《证券法》为证券公司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松绑,未来将会有更多券商参与股权激励。

叶小杰表示:“一方面,券商是典型的人力(智力)密集型行业,核心骨干对于券商各板块业务的影响很大,股权激励有利于券商更好地捆绑核心团队的利益,从而建立起长期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券商行业探索股权激励也有利于促进自身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券商探索股权激励也有难点,主要是券商行业受市场整体影响很大,因此如何设定业绩指标与行权条件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最好能够把市场因素剥离出去。”叶小杰进一步指出。

对于券商如何做大做强,叶小杰提出建议,“首先,中资券商应该充分利用目前政策红利,大力推动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增大自身的规模和体量,从而为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应该不断探索创新业务,促进盈利模式的转型,探索其他业务板块的盈利增长点。最后,中资券商应该积极‘走出去’,打造全球化能力,才能真正有效应对国际大投行的冲击。”

标签: 券商 股权激励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