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证券业金融机构外资持股占比陆续“松绑” 外资加速在中国提前布局

来源: 证券日报

去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不断落地,沪伦通启动、中日ETF互通、扩大期货市场境内特定品种范围……今年以来,随着证券、期货、基金等证券业金融机构外资持股占比将陆续“松绑”以及外商投资法的实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格局。

从今年已落地以及将落地的举措来看,一是《外商投资法》今年开始施行,后续各部委及地方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有关法规、文件,让外商投资法顺利实施,有助于用法律的手段更好保护外商权益,吸引外商投资。二是取消期货、基金、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外资持股占比。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国内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提前放开外资持股占比限制,既有利于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有助于促进良性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评级业有望继续对外开放。去年标普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今年央行将持续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支持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且符合条件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此外,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通过借鉴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和“债券通”等开放经验,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扩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关政策和具体落实方案。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的开放措施,推进国际指数纳入A股市场;二是进一步放松国际资本的流出,实现国际资本的自由流通,由此可提升国际资本流入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放宽外资参与设立国内金融市场主体和控股权的限制,使外资参与主体准入实现国民待遇;四是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如支持优质企业赴境外交易所发行融资,吸引境外优质企业来境内发债融资等等。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外资“能来、想来”的资本市场环境正在逐步建立,外资机构也加速在中国的布局。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2.1万亿元,持仓市值较2018年底大幅增长82.6%。

截至2019年底,已有23家外资私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合计发行65只基金。而在今年2月14日,全球知名投资解决方案专家罗素投资旗下子公司——罗素投资管理(上海)完成备案,成为第24家在境内备案的外资证券私募管理人。

李湛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吸引外资的原因有:目前国内部分资产的估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如权益市场,当前A股市盈率显著低于美股等市场的市盈率,在中长期来看具备战略性投资和配置价值;其次,国内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较为稳定而且部分优质资产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最后,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依然表现亮眼,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深入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获得较高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仅带来短期影响,不改变长期增长趋势。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各项体制机制将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A股市场正朝着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的方向在进步,有望迎来新的更好的发展,也有望成为世界上活跃度最高的主要资本市场之一。”何南野表示。(记者 刘 琪)

标签: 证券业金融机构外资持股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