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扫码点餐或涉嫌侵权 消费者:可以选择 但不能强制

来源: 齐鲁网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8日讯如今,落座、打开手机、扫码点菜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外出就餐时的潜意识动作。不过,你是否意识到,这一便捷行为的背后可能藏着猫腻?

近年来,很多餐厅都推出了扫码点餐服务,这一方式在提高餐饮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人员接触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对商而言,除了节约成本,商家更看重扫码点餐带来的引流作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痕迹成为餐厅有价值的数据,同时有些商家把扫码点餐搞得越来越复杂,不仅要以个人信息登入,回头还推送不少广告,让人不胜其烦。有业内人士表示,使用个人信息登入是为了获取用户的微信信息和手机号,而推送广告可以让商家获取一定的广告费用。


(资料图)

网友:只想好好吃个饭,为什么非要扫码点餐?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不解,“点个菜为什么还要扫码提供微信昵称、手机号呢?”“扫码点餐可以接受,但每次都让关注公众号挺烦人的”。

有网友也明确表态:“我可以选择扫码点,但不能强制我扫码点。”

也有网友表示,扫码点餐“对老年人特不友好”。用餐时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没有纸质菜单,有的老人不用手机,而有的老人用的是老年机,没有扫码功能,无法扫码点餐,让老年人觉得“吃个饭好麻烦”。

强制扫码点餐或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扫码点餐服务是新兴技术的应用,不能否认扫码点餐给商家和很多年轻的消费者带来了便利,这是一种进步。但强制扫码点餐,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而对于一些不会使用扫码点餐的老年人来说,新技术的应用不应该成为这些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另一方面,扫码点餐过程中的过度索取、滥用以及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既背离了法治精神,也有违相关法律规定,属于限制消费者的霸王条款。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一些消费者扫码时不得不授权商家获取其个人信息,此举涉嫌违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的处理个人信息必须遵循的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过度收集,一旦商家对用户个人数据保管不善,甚至有意散布,极大加剧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是消费者获得称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务的基本保证,也是民法典的自愿原则在消费交易中的具体表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有权自主决定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因此,商家要求消费者扫码关注公众号这一看似“常规”的做法,可能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消协也表示,经营者不得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进行自助点餐或购物、缴费。此外,经营者不得利用公众号或手机App、小程序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诚信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

那么该如何治理这些带有强制意味的扫码点餐行为呢?这需要多方联动,携手共治。就法律法规层面而言,不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是《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都为商家强制扫码行为划定了红线,商家应自觉地杜绝和告别这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于商家而言应该增强自律意识,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针对过度索取、滥用个人信息等行为,可以设立并完善线上线下的消费者侵权投诉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惩治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消费者则应该增强自身权利和防范意识,对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说不,积极维护自身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闪电新闻记者 崔冬梅 整合报道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