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至不一般,老人说“夏至逢端午有三怕”,有啥怕的?早看早知道

来源: 农夫也疯狂

夏至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也是一年中最长的白天。而今年的夏至特别引人注目,估计也是近些年关注度最高的一个夏至节气了。

而之所以今年的夏至节气如此的特别,那是因为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夏至节气是在端午节的前面,并且它还和端午节是挨着的。如此特殊的夏至节气,是多年难得一遇的。

我们知道夏至节气都是在每年的6月21-22日期间,它在公历的时间是不变的。


(相关资料图)

而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它在农历的时间也是不变的,而在公历的时间则一般都是在6月上旬。

可是今年的端午节却是在6月的下旬,并且正好是在夏至节气后一天。正因为如此特殊,所以才被好多人说今年的夏至节气不一般。而老人就说了“夏至逢端午有三怕”,那这到底是哪三怕,又为何害怕呢?通过提前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情况。

第一怕是怕夏至节气不热。

夏至虽然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它的意思是说夏季到来了,因此夏至也是酷暑的开始,根据老人们的观察经验就是“不到夏至不热”,即夏至过后天气应该变得炎热起来。

然而,如果在夏至节气的时候天气依然相对凉爽,甚至比往年同期的气温还要低,那就预示着后面可能会出现反常的天气。这种异常的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将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收成减少,甚至是颗粒无收。

为什么夏至不热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呢?这是因为古人们观察到,正常的气候变化应该是从凉爽逐渐转向炎热,而如果夏至节气过后天气仍然不热,就意味着整个夏季可能都无法迎来正常的高温天气。

而高温对于一些作物的生长十分重要,特别是夏季作物,它们需要足够的温度来提供能量和促进光合作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高温,这些作物的生长将受到限制,可能导致产量下降。

第二怕是“夏至节气不下雨”。

夏季是我国多地的雨季,而在夏至之后尤其需要关注降雨情况。如果夏至过后连续出现长时间无雨或降水明显不足的情况,就会引发旱情。

旱情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缺少水分的作物容易萎蔫、生长缓慢,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死亡。

而老祖宗根据长期的观察就得出了结论,一般夏至节气当天下雨了,那么后面的雨水就充足。相反如果在夏至节气当天没有下雨,在后面的雨水就偏少,极大可能出现旱情。

在民间还有不少老祖宗总结的农谚,比如“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就凸显出了夏至节气下雨的重要性,另外还有“夏至有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夏至太阳笑,三伏田开裂”、“夏至无雨三伏旱”等,它们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夏至节气下雨了,后面的雨水多,而夏至节气没有雨,后面就容易出现旱情。

要知道雨水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夏季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夏至过后天空久久没有降雨,这将会导致土壤干旱,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困难。老话说老话说“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第三怕是“夏至节气刮西风”。

夏季通常是以东南风为主导的季节,但是一些地区在夏至之后可能会出现刮西风的情况。

这种西风往往伴随着高温和干旱的天气,对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西风干燥,容易造成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加剧了旱情的发展,并且还可能带来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对农田产生破坏。

所以我们需要留意风向的变化,及时做好防风的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夏至逢端午有三怕。首先,我们要关注夏至节气是否热,如果不热可能预示着后面天气的异常,需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其次,我们需密切关注降雨情况,特别是对农作物的生长来说,夏季的雨水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刮起的西风也值得我们关注,它不仅可能影响人们的生活,还可能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总之就是今年的夏至节气确实有点“特别”,还是提前了解,早做准备为妙。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