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看: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扎根青藏高原,守护生命

来源: 青海日报

工作中的吴天一。摄影:张鹏

获得“七一勋章”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就被称为我国高原医学的奠基人。


(资料图)

与有些人兜兜转转才将一项工作确定为自己的职业归宿不同,1950年,没能如愿到朝鲜前线,被送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的吴天一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吴天一以全五分的成绩毕业,并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平壤的医院工作。1958年,从朝鲜归来的塔吉克族战士吴天一再一次将祖国的需要当作自己的第一志愿,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青海。

命运的契机总是很奇妙。在这里,吴天一开始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行医之路。

一个目标——“我要攻克高原病”

一位作家曾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20世纪50年代末,大批青年怀着梦想,来到青海建设高原。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海拔高、氧气少的自然环境,让很多建设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应: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由于缺乏认识,很多高原病被当作普通肺炎、肺充血症治疗,有些人相继病倒甚至献出了生命。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少人不得不提前撤离,失望而归。

对这种折磨人的“高原怪病”,作为一名内科医生,年轻的吴天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支援建设的很多人都不适应高原气候,几批团队均以失败告终。另外,我还注意到,在1962年发生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从平原调来的印军中发生了大量急性高山病,不少人沿途倒毙。”吴天一发现,人在高原的缺氧问题是当时中国在高原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中一直未能解决的医学难题,国内相关研究几乎空白。

“我要攻克高原病!”

就这样,吴天一萌发了寻找有效应对高原病办法的念头,也正是从那时起,他把研究方向锁定在高原医学领域。

“青藏高原缺氧、低压的恶劣环境,阻碍了人们开发高原的步伐,也威胁着这里居民和官兵的健康和安全,必须找出高原病的致病原因并不断研究下去。”吴天一开始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保障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而他一生无悔的职业选择,也从此开启。

一个标准——在医学界,一个以青海标准命名的国际标准就此诞生

1978年,吴天一和同事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原医学专业研究机构——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为了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他开始带队前往海拔4000米以上的果洛、玉树等地调研,实地了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人群的生理特征和各种急慢性高原病。

路途遥远、人口稀薄、交通闭塞、环境恶劣……在一个又一个困难面前,吴天一和他的团队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坚定了采样原则——一个也不能落下。

“从西宁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开车就走了整整3天。到了地方,再用牦牛驮着检测设备,骑马挨家挨户去收集数据。一路上,吃的是馍馍咸菜,住的是自己搭的‘马脊梁’帐篷。”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健康体检管理中心主任更登刚刚参加工作时,分配到吴天一身边做助手兼翻译。一路上的艰辛,至今还历历在目。

就这样,白天骑着马,带着检查设备,吴天一和队员奔波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晚上,灯在草原上亮起。伴着发电机“哒哒哒哒”的声音,他们开始记录一天的行程和数据。

把“马脊梁”帐篷扎在生命禁区,把医学实验室建在世界屋脊。

为尽快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

1997年,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提出要建立慢性高原病的国际诊断标准,但慢性高原病涉及的病理生理问题远比急性高山病要复杂得多。多次国际讨论会上,各国专家的意见分歧很大,每个人都想拿出自己的标准。

2004年8月,第六次世界高原医学大会在西宁举行,吴天一代表的中国团队专家组提出以慢性高原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学几个方面为基础的慢性高原病记分量化诊断系统。“前后进行了四次讨论,最后一次讨论到了半夜,最终获得大部分专家的同意。在会上,他们建议命名为‘西宁标准’,我说要叫‘青海标准’!”

从那一刻起,以青海标准命名的一个医学界的国际标准诞生了。

一个奇迹——5年里,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连续高强度作业,没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

凭借一系列开创性成果,2001年,吴天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青藏铁路破土动工。

“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了很久。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多年积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吴天一说。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每年有数万工人在海拔4000米至5072米的唐古拉山作业。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也是对高原医学的严峻挑战。

“青藏铁路沿线80%的地方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在这里吸进来的氧气只有海平面地区吸氧量的一半。”

在担任青藏铁路高原医学顾问和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期间,吴天一指导建起45个供氧站、38个高压舱站,开展高原病防治知识普及,提出了“高压舱、高压袋、高流量吸氧”及“低转、低转、再低转”的三高三低急救措施,建立健全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

为做好群防群治,吴天一在铁路沿线作了多次高原病防治知识的科普报告,并撰写了《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送到最前沿的每一个施工者手中。

其实,在工程建设中,大到铁路沿线供氧站、高压氧舱的建设,小到员工起夜,吴天一都想到了。

“别小看晚上起夜,很多人就倒在这‘一泡尿’的事上。睡得热乎乎的,跑出去上趟厕所,一旦感冒发生高原肺水肿就严重了。所以,我建议使用了带有暖气的卫生车晚上与住宿室对接,供建设者上厕所,也防止环境污染。”

时至今日,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晋还记得当年自己跟随吴院士工作时的场景。

“在我们面前,院士是专家。可一旦跟工人坐在路边讲起来,他就会完全避开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吸氧、睡觉……全是大白话,包括那几本小册子,都是图文并茂,谁都看得明白。”

白天在工地上开培训会,晚上回房间答疑解惑。青藏铁路建设五年中,吴天一的研究不但提高了劳动效率,还创造了14万筑路大军急性高山病零死亡纪录。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