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店见一面吧|“横漂”导演马凯:回到12年前看文艺片睡着的那个下午

来源: 哔哩哔哩

2016年的FIRST影展,一位新人导演拍摄的小成本影片《中邪》,不仅呈黑马之势斩获了王家卫带领的评审团给出的“最佳艺术探索奖”,也被观众们誉为近10年最恐怖的国产恐怖片。

马凯这个名字逐渐被众人知晓,同时伴随着他传奇般的经历:横漂出身,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就在影展上获奖,走上戛纳展映,第二部长片《了不起的夜晚》是千万投资的大荧幕作品。听起来无比幸运,一路走来却多不为人知的坎坷。

时间回溯到2011年,马凯和许多的“横漂”一样,怀着演员梦来到横店,在拍戏之余的休息日里,不太擅长交际的他自学编剧知识,一天能看掉五部电影,刚开始接触文艺片的时候经常看着看着就睡过去了。


(相关资料图)

那段在横店的日子像养分滋养着马凯,横店成为他灵感的来源,成为他镜头下讲述小人物故事的场景,成为他时常要回来的第二个故乡。

《在横店见一面吧》S01E04 和马凯的见面

【横店特有的味道能让我松弛下来】

Q:其实对于横店来说你应该是回到了梦最初开始的地方,您会经常想起第一次来横店的经历吗?横店对你来说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马凯:我是2011年初来到横店,所以算是来了已经一个轮回了,我最早是不知道横店的,当时跟着陈宝国老师主演的电视剧《正者无敌》剧组来到横店拍摄,一来到横店以后觉得跟北京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特别适合我,就决定留下来了。

我待在横店会非常放松,因为我对味道很敏感,每次坐车来到横店,一来横店那种特有的味道就会让我放松下来,这个确实是像第二个故乡的那种感受。

我觉得每个城市都有不一样的味道,它的建筑、气候、湿度都不一样,在横店就会松弛一些,有时候会有一些很不一样的想法。

Q:能聊一聊在横店的成长经历吗?

马凯:第一次来到横店的时候是懵的,我没想到国内还有这么大的一个影视基地。

我来了以后发现这里气候、环境都很舒服,包括有那么多的剧组在这里,它和北京是不一样的,北京主要是一个前期筹备,特别是主演筹备的地方,所以你能在北京接到的戏是非常有限的,我记得当时在北京有半年没有拍一天戏了。

但是在横店不一样,每年会有上百个剧组驻扎在这里拍戏,随时都可以接到一些小角色,你会有大量的拍摄的机会,你每天可以见不同的组,一个月有一大半的时间可以在拍戏,在北京的话对新人来说机会是非常少的,在横店这种机会是非常多的,我当时就决定留在横店,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十几年。

我觉得横店非常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艺校的学生,可以来这边先知道剧组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回到看文艺片睡着的那个下午】

Q:您当时是怎么从一名“横漂”群演跨出转型为导演的第一步的?

马凯:想做导演是因为在横店当了两年群演、特约以后,发现确实跟之前自己想成为一线演员的想法有很大出入,开始想转做幕后,我就觉得我要学东西,我又非常喜欢看电影,可以尝试拍一些小短片什么的,于是开始自己看一些编剧方面的书籍,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五部电影,那时候因为我社交少,基本上每天都能达标。当时没想过这些能改变自己什么,只是觉得我每天可以有一些成长,有一些学习的东西。

我当时有学习提升自己的想法也是受了一部电影的刺激,就是贾樟柯老师的《三峡好人》,它获了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狮奖,我觉得应该是很好看的,我看到的时候发现它是用一支DV拍摄的,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电影的印象。

以前对电影的印象就是高清的画质,很大的场面,很强的卡司,那叫电影,突然看到一部全是素人主演的影片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当时是完全看不懂的,不明白它为什么会获得那么高的奖项,那问题肯定不是出在影片上,肯定是出在我身上,我就开始觉得我要多去了解这种片子,就开始疯狂补课,找文艺片导演的片子来看。

一开始那个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经常看不进去,它和类型片的那种三幕式的节奏完全不同,完全是反类型片,有时候怎么慢怎么来,有很多次真的都看睡着了,但是还是坚持每天看的五部电影里必须有两部是文艺片,大概看了两年以后你就会对这种文艺片,对电影的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它扩展了你之前对电影的所有的看法,我觉得这对我帮助挺大的。

在2011年的时候我写了一个短片,通过跑群演、特约挣的钱,召集了四五个朋友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拍摄尝试,也是用一个数码相机拍的,坐在监视器后面才发现之前当演员作为旁观者看着导演坐在那里是一种感受,你自己坐在这个位置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次的拍摄很开心,但是很失败,效果非常差,不过这次也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我那时候就做了个决定,我每年要通过做演员赚的钱要拍一次短片。

大概拍了四次,《中邪》是我第五次拍摄,也是唯一一次拍摄长片,也是通过前四次的拍摄,让我对于导演、对于影片、对于表演各个方面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所以《中邪》算是之前积累的一个结果,那时候流行拍网大嘛,想着可以花很小的成本可以拍一个网大,可以赚点钱,确实没想到后面它在电影节上很多得到了很多前辈的认可,再接着就是接触到了更多不一样的一些资源。

Q:其实从你第一次坐到摄影机后面,到上一部电影《了不起的夜晚》调度那么大一个剧组,实际上又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马凯:对,之前那是几万块钱,后面要拍的这是几千万体量的,你面对的演员也是资深的、有流量的演员,整个团队也不一样。《中邪》我们加上主演才11个人,《了不起的夜晚》可能面对的是二三百号人。

Q:您刚才说到您看了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受到鼓舞,会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这样的,成本比较小的采用素人的影片,其实你的经历对其他的小导演来说,他们看了您的影片可能也会受到这样的鼓舞。从您收到的反馈来说,您觉得您的经历和目前取得的成绩对广大横漂有激励作用吗?

马凯:我觉得是有的,确实有一些学编导的学生也给我发过私信,也问我一些关于这种控制小成本的一些经验,也给他们有这方面的启发。我其实很希望能通过我的片子给他们一些很好的感受,对电影的一种不一样的看法吧。

【与其犹豫困扰,不如来横店大胆逐梦】

Q:很多人提到您会有一个标签就是您是从横漂出来的,对于“横漂导演”导演这个称呼您有什么看法吗?

马凯:我觉得挺好的,我确实是在横店土生土长的,我做导演的这些想法,包括我学习的过程,全是从横店来的。做群演的时候每天扎在片场就会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也是横店特有的一种环境赋予我的一些成长的经历,如果我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很难有这样一个学习成长的经历,这确实是横店特有的东西。

Q:现在刚好是毕业季,每年都会有许多新鲜的血液来到横店,成为横漂,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马凯:我觉得来横店的大部分人都有一个演员梦,在自己还有试错成本的情况下,可以大胆地来,大胆地去尝试。人生可能有一些梦想有一些想法,那就去实现嘛,总比这个问题让自己困扰一辈子要好,大胆开心的去玩就好了,去体验这一行带给你的新鲜感。

Q:对于那些怀抱着影视梦的群演,他们想要从事导演、编剧等等的岗位有没有什么必备的条件?

马凯:没有什么必要条件吧,因为现在做导演和2000年之前是不一样的,2000年之前都是胶片拍摄的,整个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现在是一个数码时代,用手机用任何东西都可以拍,现在的制作成本会非常低,好处就是你可以任意地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试错成本很低。

Q:大家印象里的横店就是大剧组、大明星,大制作,但在你的电影里展现的就是横店的剧组中不太为人知的一面,关于横漂或者横店的影视百态,您觉得还有哪些值得挖掘的故事?

马凯:有很多,我其实几年前就写了一个有关横店群演的一个故事,因为我对横店是有很不一样的情愫的,我其实是很想让大家看到横店很独特的那一面。

Q:未来会将拍摄的视点更多的投在哪一类人身上?

马凯:还是小人物吧。包括最近筹备的那个爱情片也是比较社会边缘的,主人公是身体残疾的这么一个故事。

Q:有没有什么逐梦演艺圈上的“避坑指南”?

马凯:我觉得大家面临一些选择性的东西的时候,比如说像你要签一个公司,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尽可能地多问周围人的意见,遵从大部分人给的比较一致的意见,你自己有时候会只看到自己看到的那一面,另一面可能就看不到了,我周围的一些演员朋友就是这样签了一些比较不靠谱的公司,他们当时就是问的人太少了,如果问了很多人可能那个坑就避掉了。

Q:今年是演员公会成立20周年,有什么话想对公会说的吗?

马凯:横店确实是因为有了公会以后变得更完整、更有规则了,会让大家能够在一个很好的状态下去进行一些作为演员的工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也希望我们公会做的越来越好,挺感谢咱们公会的。

一路走来,经历过令人称羡的高光,也经历过暗淡无光的低谷,回想起最初的选择,马凯还是很庆幸自己当年做了学表演的决定,“我还是很喜欢这一行带给我的那一种新鲜感。”

又是一年毕业季的夏天,无数怀抱着影视梦的年轻人来到横店,他们脸庞稚嫩但眼神坚定。尽管他们的起点可能不高,可能是影视工业里的一个齿轮,却也想要有一天变得伟大,有天梦想也会绽放,就像毕业季盛开的栀子花。

「在横店见一面吧」将在每个月值得纪念的某些时刻上线,期待下次我们再见面!

统筹:赵菡萏

主持\文字:吴薇婉

艺人对接:付晓

拍摄:李洽、薛倩茹

现场执行:潘娜

剪辑:薛倩茹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