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上市公司总数达79家 2022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

来源: 经济参考网


(资料图)

青岛市2022年金融业加快发展,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9万亿元、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11.6%。近日,《2023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下称“《工作报告》”)日前公告,在资本市场上,青岛2022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9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800亿元。青岛市市长赵豪志在《工作报告》中表示,2023年,青岛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2022年前三季度,青岛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10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预计全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增长5.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在2022年,青岛主要做了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城市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等工作。

据了解,青岛加快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聚力发展24条重点产业链,一批引领性产业项目快速突破,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蝉联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十强,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其中,青岛金融业发展颇受关注,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9万亿元、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11.6%;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9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800亿元。

青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工作报告》显示,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达到90%,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家、工程研究中心2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600家、7000家左右;新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家。

青岛市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在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上,青岛将在扩内需稳增长上、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等十二个方面持续用力。《工作报告》提出,增强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青岛还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海洋物联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等领域发展新赛道,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青岛在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上持续用力,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工作报告》明确,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300家、8000家;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以上;组织开展70项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完成1500项企业技术创新。赵豪志在《工作报告》中表示,2023年,青岛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在资本市场上,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标签: 私募基金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