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福”的成都密码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12月21日揭晓的“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上,成都位列榜首,连续14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这份荣耀,再一次擦亮了成都“幸福城市”的闪亮名片。

今年活动以“非凡十年,致敬奋斗”为主题,展示各城市踔厉奋发勇争先,笃行不怠谱新篇的生动实践。而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不断丰富着幸福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什么成都能够连续14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非凡十年,成都“最幸福”的密码是什么?


(资料图)

新动能

以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保障

西南交大研制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国际首创; 成都纵横股份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国内“无人机第一股”; “神舟”系列太空造访,每一次都有“成都造”关键性精密部件的护航; 北京冬奥,发电玻璃、智慧路灯,来自成都硬核科技的助力……

成都制造业在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下,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年5月,成都正式印发《“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通过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赋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形成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地区生产总值连跨11个千亿台阶、进位全国第7位,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的同时,市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城市吸引力不断提升。但成都的吸引力却不止于此。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蓉漂计划”深入实施、“蓉易享”“蓉易办”平台持续完善、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成超200家、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榜首……累累硕果的背后,离不开投资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截至目前,这里已累计吸引580多万新市民安居乐业。

坚持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成都持续为幸福美好生活提供强大动力保障。

新空间

以协调发展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功能区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台交流发电机组封装下线,运往重庆长安汽车公司,这样双向奔赴的故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在四川省眉山市西部药谷建设现场,挖掘机正在平整的地面上繁忙工作,极目远眺,一个个项目即将在这里落地生根……

回溯过去,成渝地区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236个重大合作项目有序推进,加快共建西部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全面启动,这里成为全球前十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聚集地。

2020年1月起,四川省委便将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和支撑性工程。随之,市域铁路成资线、成眉线、成德线接续开工,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16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同标准办理,社保、医保等430项政务事项跨市通办,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办事更加省心。

山脉之间,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山脉以外,山峦层林尽染,城市有序延伸。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聚焦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市人民宜居宜业、城市治理现代化创新探索,推动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建成10个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获评央视“大美之城”“向往之城”。

坚持协调发展构筑新空间,成都持续为幸福美好生活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新路径

以绿色发展营建美丽宜居环境

今年12月17日,位于环城生态公园北段蜀道通衢园内的公园城市艺术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里不仅能打卡最诗意建筑“起风的院子”,还能观赏可玩、可赏、可读的展览装置。

还是绿道之上——今年,100公里环城一级绿道上的78座桥梁面向市民公开征集桥名,让市民更深度地参与城市建设的细节之中。成都正在通过用创新的思维,秉持增绿惠民、营城聚人、筑景成势的营城理念绘就公园城市新图景,让建筑与自然和谐,让城市在自然中有序生长,加快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如今在公园中约上三五好友骑行徒步、围炉煮茶,带着孩子在桥下露营野炊、放风筝玩泡泡,尽享户外休闲活动带来的幸福美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从愿景成为现实。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在优化调整城市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的路径中,成都加快发展光伏、氢能、锂电池等产业集群,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62.6%,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跃升为全国轨道交通“第四城”。

同时,成都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构建“青山绿道蓝网”生态格局,森林覆盖率达40.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有效提升;在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中,开展都江堰精华灌区修复和大地景观再造,保护修复1000多个川西林盘,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全线贯通,环城绿道骑行、龙泉山观日出、公园露营已成为市民群众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遥望雪山从“大惊喜”变成了“小确幸”。

坚持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成都持续为幸福美好生活营建美丽宜居环境。

新优势

以开放发展链接全球优质资源

今年8月,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正式宣布,阿根廷将在年内在成都设立领事馆。同年9月,我国政府与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就巴西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达成协议,同意巴西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至此,两大南美洲国家与成都的交流合作先后进入新阶段。

作为西南地区的开放高地,成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澳大利亚、以色列、新西兰、波兰、捷克、印度、瑞士、奥地利、希腊、尼泊尔、土耳其、智利、西班牙、巴西先后获批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截至目前,成都获批驻蓉外国领事机构增至22家、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105个。

在开放的主旋律下,成都不断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闪光时刻,与世界联通的背后,是通道的不断打开。

汽笛轰鸣,车轮滚滚;机翼延展,遨游苍穹。在对外通道的不断优化拓展中,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两场一体”高效协同运营,中欧班列(成渝)联通境内外94个城市,首开中老(越)班列,成贵高铁、成昆铁路复线等竣工投用,立体交通体系“蓉”通全球,实现了由西部内陆腹地到国际门户枢纽的华丽蝶变。中韩、中法等开放平台作用逐步显现,成都国际铁路港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连续4年保持进出口总额全国首位,与228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市民在家就能“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

坚持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成都持续为幸福美好生活链接全球优质资源。

新局面

以共享发展增强可感可及体验

37岁的阚锐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自小长在曹家巷的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变化。过去10年,他更是见证了曹家巷从“老大难”到网红社区的“进阶史”。

养老、教育、托育、医疗、交通……城市人口剧增,也必然带来更大的公共服务需求压力。作为一座人口规模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如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感受到“幸福”?

2022年发布的《成都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全面建成均衡、普惠、公平、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并围绕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和应对人口总量结构挑战,把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领域纳入其中,以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为导向,让公共服务跟着人口流动进行布局。

布局之下,目标明确——不断加快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近年来,成都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成中小学及幼儿园4060所,医疗卫生机构超1.25万个、三级甲等医疗机构55家。愈加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救助、住房保障等体系,让孩子茁壮成长、老人乐享晚年、青年安心奋斗。

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历程中,成都同样注重彰显人文特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快完善,城市音乐厅、天府艺术公园等一大批文化地标开放呈现,实体书店、博物馆数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2位,厚积千年的文化温度与文明进步相得益彰,形成城市历久弥新的人文之光、人性之美。

坚持共享发展开启新局面,成都持续为幸福美好生活增强可感可及体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幸福城市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