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起火”?家务重新分工成为农民工必经“阵痛”
2019-10-24 08:15:56 来源: 工人日报
自农村携带而来的传统观念与入城后“双职工”就业结构发生碰撞
家务重新分工成为农民工必经“阵痛”
小丁与妻子分居了。尽管两人同在广东东莞打工,但小丁以工作为由住进了公司提供的宿舍,把妻子和两个孩子留在了城里的出租屋。
对于1996年就独自外出闯荡的小丁而言,能在城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曾是他最大的梦想。但现在,他拒绝回家。每周只有等到周五晚上,小丁才会回去,并且仅仅待一个周末。
小丁说,他抗拒的不是家,而是家务。“有时候很累,什么都不想做,但是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我就等着,希望媳妇去做。她也等着,希望我去做。然后就是争吵……”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多个农民工家庭发现,对于举家进城,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由家务问题带来的“后院起火”显然超出了他们预料。
然而,在专家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女性越来越多地走进职场,“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遭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自农村携带而来的传统观念与城市中“双职工”的就业结构正面碰撞,男女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位、家务的重新分工是他们必经的“阵痛”。
男性做家务,可能是因为“穷”
“洗衣、做饭、拖地……谁有时间谁就做,不需要商量着来。”今年56岁的刘炜是深圳一家仓库的保管员,自2012年一家3口从江苏盐城来深务工,他早已习惯了分担家务。
“她不需要做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家务。我们搬到一起以后,她洗衣服的次数不超过5次……”服务生小林来自四川,他坦言自己承担了绝大多数家务,而这一切并没有伴侣的强迫。
“应该看到,男女家务分工在缓慢趋于平等状态。”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国际妇女研究室副主任杨玉静指出,2018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与2008年第一次调查相比,10年间男性和女性进行家务劳动的时间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城乡迁移中的农民工家庭,夫妻对家务的重新讨论和规划并非只是简单的“家务事”。家庭角色和分工的微小变动,可能隐含着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的线索。如今,这一现象已经进入了研究者视野。
在《男性妥协》一书中,蔡玉萍、彭铟旎两位学者带领团队对192名男性农民工和74名女性农民工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发现,尽管受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许多男性农民工仍未做好分担家务的准备,但选择性接受和主动参与家务的也大有人在。
经济考虑是产生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蔡玉萍、彭铟旎认为:“远离乡村的这些家庭通常都缺乏其他家人和亲戚的支持。在城市中,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使得妻子参与有偿工作成为一种经济必需,男性农民工承担一些照顾子女和家务责任也成为不可推卸的义务。”
近年来,农民工收入不断增长,但城市生活成本也日渐攀升,夫妻双方均在打工成为普遍现象。“你不能说男的都不做家务,家务都得女的来做。如果她跟你一样是全职工作,你就不能叫她把家务都做了。”来自河南的老梁在广州一家工厂上班,他表示:“我没有办法在经济上支持媳妇做家庭主妇,加上我的时间比她多,所以我通常做得多一点。”
家务全归女性,家里可能更“穷”
在张蔚的记忆中,丈夫上一次做家务还是春节时搞大扫除。“家务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做,刚开始会觉得很委屈、很难受,觉得嫁这么远是个错误的选择,但现在久了也习惯了。”80后的张蔚,2009年到广东湛江打工,嫁入当地。“来广东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女的既要主内也要主外。”
张蔚的感受并不夸张。近期热播的《做家务的男人》节目组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女性的就业率排名世界第一,平均做家务时间比男性多81分钟,中国男性做家务的时间排名世界倒数第四。
多年来,张蔚先后在超市、药店、酒店打过工,还曾进过厂。但无论工作如何变化,家务始终属于她。“没小孩之前,老公还会帮忙做一些,但现在最多也就是帮着买个菜。”
为此,张蔚与丈夫多次发生过争吵,甚至闹过离婚,但冷静下来生活还得继续。如今,张蔚希望丈夫能偶尔搭把手,“比如做饭的时候能洗个菜,洗完衣服能帮着晒一下”。
田茂芳的家里,同样有一个不做家务的男人。2017年,怀孕后的田茂芳辞掉了美容院的工作,成为家庭主妇,她预计自己得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后才能重新工作。虽然丈夫不做家务,但田茂芳的公公分担了做饭、搞卫生等,这让她轻松了不少。“周围很多朋友都是这种情况,如果有父母在的话,都是父母做得多一些,毕竟年轻人上班比较忙。”
记者采访发现,在类似的农民工家庭中,男性拒绝做家务的理由往往是工作,女性承担家务的原因往往是没有工作或收入较低。
但实际上,有研究表明,洗衣、做饭、照料孩子、收拾屋子等家务劳动极耗精力,而且大多必须及时完成,几乎没有什么弹性,不能根据工作时间进行调整,且永无止境。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家务对女性的影响远远大于男性。
“对男性而言,家务劳动对收入基本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女性而言,日常家务劳动对收入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从事家庭与性别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郑丹丹表示,从过去的“你耕田来我织布”,到现在的“你打工来我带娃”,这种传统家务劳动类型分工并未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可能隐含着性别收入的惩罚机制。
家务谁来做,不能“钱”说了算
长期以来,家务劳动分工中的性别不平等,有一个重要的支撑观念,即男主外女主内。“从现有的调查研究来说,观念是有进步,但没有想象得那么大。”杨玉静表示。
不仅男性农民工依然坚持这一想法,不少女性农民工也对此表示认可。“男主外女主内并不过时,而且现在也是一个事实。”在采访中,张蔚和田茂芳均表示,女性应该在家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此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者张传红曾对城乡流动对夫妻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进行研究。她发现,就家务劳动分工而言,虽然流动后丈夫参与家务劳动的比例增高,但是流动并没有改变夫妻之间家务劳动分工的模式。流动家庭中女性仍然承担高出男性数倍的家务劳动,不过在照顾和辅导子女功课方面,流动后男性的参与明显增加。
“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女性走出家门,在经济上减少了对男性的依赖,所以她们所承担的家务劳动比例与流动前相比有所降低。”张传红表示,与观念相比,女性生存空间的扩大和经济地位的改变才是促进家庭地位和性别意识提高的根本原因。
尽管经济因素对家庭的重新分工作用明显,但不少专家认为,推动家务中的性别平等,不能仅仅由“钱”说了算,观念的进步以及社会保障配套的完善至关重要。
与妻子平等分担家务劳动,意味着男性农民工告别了传统的家庭角色。有研究发现,这类男性会更强调对家庭的关爱和忠诚以及维护家庭幸福和婚姻和谐的责任。
“我们一直建议,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推出更多促进家庭友好的政策。比如政府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有保障、更为优惠的托幼等公共领域服务;企业设置弹性灵活的工作时间、合理的休假制度,以便于夫妻更好地协调家庭与工作的冲突;对家庭而言,我们提倡平等和相互尊重,男性能够重视承担家务等家庭责任。”杨玉静表示。(记者陈俊宇 北梦原)
标签: 家务重新分工
为您推荐
精彩放送
热门文章
-
即时焦点:集中供地政策调整:仍需“集中公告” 可以“分散供应”
-
星巴克2023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创纪录达到87亿美元
-
澳门经财司司长: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 为经济复苏打下强心针
-
世界快看点丨2022年全国期货公司总成绩单“出炉”:实现净利润109.89亿元
-
世界新资讯:A股午评:三大指数均跌超1%,超4000只个股下跌,ChatGPT逆势活跃
-
科创板有退市风险吗?科创板好还是创业板好?
-
视焦点讯!哈尔滨启动2022年度鼓励外商投资奖励申报 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
天天看点:浙江富润投资新设数字黔茅销售公司,含酒类经营业务
-
每日快报!异动情报丨博汇纸业回应白卡纸涨价:有成本原因,也有市场需求原因
-
【新视野】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 多地公布种植牙集采目标价格
-
全球快看点丨南财基金通·股票型基金收益排行榜(2月2日)
-
全球资讯:因赛集团:正紧跟AI的技术迭代步伐 研发应用ChatGPT等相关的技术
精彩图片
-
成本大减!新一轮的旗舰大战也将在即将到来的9月正式拉开帷幕
-
博览会开幕 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正式发布
-
技术下降!Intel独立显卡驱动一次评测就发现43个Bug
-
高性能的台式机彻底告别“光污染” 雷克沙推出简洁纯白外观设计
-
韩国媒体率先报道:三星电子236层NAND闪存预计年内开始生产 市场竞争更激烈
-
新科技!苹果正在积极研发某种形式的AR/VR头显或智能眼镜
-
谷歌测试开展新功能 向用户展示哪些云流媒体服务拥有特定的视频游戏
-
支付宝积极响应国家为小微降费的政策号召 一年降费让利近80亿
-
京东汽车就与浦林成山旗下新能源车轮胎品牌浦林达成战略合作 助力轮胎“电动化转型”
-
苹果新专利公布:暗示未来 iPhone手机或许有陶瓷材质版
-
盖茨和韩国能源供应商SK共同牵头 其中SK投资2.5亿美元
-
海底捞早已经捞不动了 据统计上半年最高亏损达2.97亿
热文
-
动态焦点:国家能源局负责人会见香港中电总裁
-
全球快资讯:北京这个区 GDP总量首次突破一万亿元!
-
天天快报!高质量发展 | 亮出“作战图” 跑出“加速度”
-
北京关停三里屯酒吧街?官方回应
-
中汽协:2022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2486.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7%
-
龙虎榜丨中国长城今日涨停,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2.83亿元
-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未来20年立讯要有30%产品进入全球行业无人区
-
当前观点:ChatGPT热度爆棚 谷歌开测“学徒巴德”等多款竞品
-
环球即时:沪硅产业: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13.4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申请获批
-
天天微资讯!商务部: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
新年“开门红” 江苏中欧班列今年首月开行突破200列
-
舆情预警 | 小米汽车设计泄密供应商被处罚100万
-
股票破位怎么办?股票破位必须止损吗?
-
股票一字线会持续几天?股票丁字线说明什么?
-
每日速递:商务部: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
焦点短讯!舆情预警 | 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志刚被“双开”
-
股票分红对以后走势有没有影响?分红和股票涨跌有关系吗?
-
环球热点!舆情预警丨云天化:从未在任何网络平台开展众筹集资
-
【环球播资讯】商务部: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
环球简讯:上海浦东GDP突破1.6万亿元
-
博亚精工:公司目前与成飞集团无业务往来
-
【天天报资讯】商务部: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
-
世界最资讯丨银保监会就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业内征求意见 涉及高风险业务、分支机构和非标资产投资
-
商务部:2023年要强化贸易促进 合理扩大进口
-
每日看点!沪指震荡收涨0.02% 半导体和白酒板块表现强势
-
《狂飙》收官 连续18天居爱奇艺热度榜日冠
-
2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94元/公斤 比昨天下降3.0%
-
重点聚焦!洛阳:个人首套房首付比例两成 年内买新房最高可补贴1万元
-
2022年我国锂精矿进口量同比增长42%
-
环球热门:石化机械:正开展制氢装备、输氢管线等规划和研究
-
风能和太阳能2022年首次成为欧盟国家最大的电力来源
-
天天最资讯丨上海口岸去年跨境电商出口申报总量跃居全国第三位
-
中国华电与明阳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
2022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产量大增 价格低位运行
-
环球热文:湖北省工业企业开工率8年来最高
-
盗窃工地电缆,监控全程跟踪
-
石四药集团:取得药监局有关奥硝唑注射液及硫辛酸注射液药品生产注册批件
-
【世界独家】三部门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
-
热点在线丨金发科技:年产3万吨PLA项目已于2022年底实现成功试车并稳定生产
-
环球热消息:ETF观察丨酿酒板块持续走高 饮料ETF(159789)涨超1.8%
-
当前看点!国内商品期货午盘涨跌不一
-
观速讯丨东方锆业回应涨停:锆在固态电池上的应用3-5年后才计划投产
-
河南发布百家房企白名单 售楼员喜晒“上榜” 动态监测下房企随时可能被踢出
-
焦点讯息:强制执行11.7亿!这家基金公司去年一基未发、核心人物离职……
-
焦点信息:胡鑫宇尸体全身完整 脏器完整是什么情况
-
环球观天下!捷顺科技于安徽投资设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充电桩销售
-
今日南财市场情绪指数为86.6,市场投资热度明显提升
-
2023年全市场新增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617只
-
人民银行开展660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010亿元
-
环球热点!2022年以来大家资产已发行多期供应链资产支持计划产品 累计向281家供应商提供资金超过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