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大集团创始人戴志康和他失落的文化地产梦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来源:国际金融报

戴志康和他失落的文化地产梦

9月1日下午,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投案自首的消息,引爆财经朋友圈。

就在几天前,戴志康刚发布“致捞财宝用户的公开信”,表明自己“不会跑路、失联”。

曾经,马云还在戴志康旗下物业——杭州湖畔花园着手创立阿里巴巴;现在,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已成为最大的金融平台之一,而戴志康的证大金服却因“无照经营”被关停。

更具戏剧性的是,在戴志康跌落神坛之时,第一个急于与他“撇清关系”的便是他一手创立的证大地产(即“上海证大”,0755.HK):戴志康4年前已清出股份,与其无任何关系。

或许谁也未能料到,曾经的国内地产界大佬、投资界名人、喜马拉雅FM投资人,如今竟也因涉嫌非法集资陷入P2P泥沼。

1

金融梦碎

时间回到8月12日,一封来自于证大金服旗下子公司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证大咨询”)的邮件引发了金融圈热议。邮件提到,根据政府监管要求,即日起本公司暂停所有的贷款新增业务,保留正常的贷后催收,并决定提前终止本公司总部及公司下属全部分公司人员劳动合同。

同日,证大集团旗下网贷平台捞财宝称,上海华瑞银行单方面决定终止存管合作。但上海华瑞银行却在最新声明中表示,“未对尚在存管服务协议存续期内、双方未就终止合作达成一致意见的网贷平台单方面关闭或停止存管系统的功能”。

当天下午,《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证大金服一家上海信贷营业部发现,原本足可容纳30人左右的办公场所已经仅剩5人,他们正在忙着收拾办公桌上的东西。办公室内一片狼藉,不少黑色的西装外套被随意地搭在各自座椅上,办公桌上只余下些许来不及带走的水杯、饮料瓶和文件夹……

证大金服一名信贷业务员猜测,公司金融业务突然关闭很可能与“金融牌照”有关。据他透露,除了蚂蚁金服等极个别企业之外,包括证大金服在内的绝大多数P2P平台目前都处于“无照经营”状态。

《国际金融报》记者辗转联系到证大金服一名信贷营业部的客服人员赵晗(化名),她表示,其实银行断贷的问题早已有之,大概从今年年初开始,证大金服就再也没有一笔贷款批下来过,各个营业部这半年只能先做其他相关业务,或者服务于老客户。“至于不放贷的具体原因,没人说得清楚”。

同时,赵晗向记者透露,也正是在年初之后,前来“维权”“闹事”的投资者越来越多,甚至总部的客服电话都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不过,在赵晗看来,所谓的“维权”完全没有必要,“证大金服的总裁戴卫新毕竟是戴志康的侄子,平时做事还是比较讲究信誉的,况且背后有证大集团这么大的企业支撑,怎么会像那些小P2P公司爆雷那么惨”?

仿佛是为了印证上面的话,8月14日,戴志康从幕后走向台前,发布了致用户的一封信,提到“有能力实现平台的良性退出”。

到了8月26日,戴志康对于目前无法全额回款的原因作出解释,“过去投资者出借的资金到了封闭期能很快全额回款,是因为有债权转让的二级市场,现在债转功能停止,钱需要从借款人那里按信贷合同分期还回来”。同时,他承诺:“我和所有证大的高管,不会跑路、失联,这样的行为配不上证大27年的招牌。”

但事与愿违,数日之后,投资者们等来的却是戴志康因涉嫌非法集资自首的消息。

2

起于地产

公开资料显示,戴志康1964年出生于江苏海门,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后并入清华大学,即现在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1987年,戴志康进入中信银行总行,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1988年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1990担任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

1992年,随着江南创业潮起,戴志康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岛基金公司,出任总经理。随后,他又创立证大集团,并担任董事长。

到了1995年,年满30岁的戴志康,在“327国债事件”中凭借敏锐的嗅觉,赚了几百万,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不过,他和他的证大系真正为人所知,靠的不是金融投资,而是房地产开发。

1999年之后,戴志康的证大系开始进军长三角地区房地产业,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多地开发了证大大拇指广场、证大五道口广场、证大喜玛拉雅中心和九间堂等多个知名地产项目,可谓名利双收。

其中,较为知名的除了阿里巴巴“诞生地”湖畔花园,还有作为“富豪”聚居地的九间堂。据称,九间堂是顶级中式豪宅的代表作,开创了中式别墅之先河,比后来泰禾的院子系产品早了十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仲盛集团董事长叶立培、南都集团董事长周庆志、亿王亚歌集团董事长张汉阳等多位顶级富豪或收藏或自住,人手一套。

由此可见,戴志康当时在地产界极具影响力。至今仍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戴志康继续专注于住宅开发领域,证大地产化身又一家千亿房企或是板上钉钉。

3

败走地产

不过,戴志康显然志不在此,继九间堂之后,除了证大家园一个中规中矩的项目之外,证大地产几乎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住宅项目了,而是将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商业地产项目上。

为了打造承载自己文化理想的喜玛拉雅中心,戴志康耗费了超十年时光和30亿元资金。据悉,喜玛拉雅中心于1998年拿地,2006年动工,2010年落成。

然而,只租不售的商业地产模式,与房地产开发销售模式的资金回报速度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为此,戴志康被指责为了兑现个人情怀,让证大集团错失了地产业的发展良机。戴志康后来总结道:喜玛拉雅中心“太超前”了,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作为地产项目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

为了挽回喜玛拉雅中心的财务失误,戴志康孤注一掷,以近百亿元拿下外滩地王,试图靠这个超大项目一举赚回“三个喜玛拉雅中心”。按照规划,外滩项目的体量可比拟三个喜玛拉雅中心,且开发时间仅有喜玛拉雅中心的1/3。

但事与愿违,刚刚结束上一个项目的证大地产因资金问题陷入窘境。2011年底,证大集团先是将外滩项目50%股权转手给郭广昌的复星,后又联手绿城将剩下50%股权卖给了潘石屹的SOHO中国。

两次鏖战商业地产折戟而归,不仅让证大集团元气大伤,更错失了做大做强的黄金发展期,逐步沦为二流规模的房企。

此后几年,戴志康将地产业务重心转移至江苏南京,开发了南京大拇指广场、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等项目。但深陷文化地产困局的证大集团,现金流日益吃紧,到了2014年,地产业务业绩更是大幅下滑出现亏损。

2015年,证大地产(即上海证大)被迫易主。戴志康和女儿戴陌草将所持42%股权折价出售给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彻底退出了证大地产,也基本退出了地产业务。此后,戴志康只得暂时放下自己的文化地产梦,重回金融领域,创建P2P平台,未曾想同样碰壁而归。

可是谁能想到,在经历了2014年前后的强调控后,自2016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开发行业迅速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呈现出喷薄式发展态势,不少晚于证大地产多年的地方性房企迅速展开全国化布局,至2018年底,千亿规模以上的房企有30家之多。

时移世易,令人不胜唏嘘。

标签: 戴志康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