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年轻的身影出现在为老服务队伍中,并迅速成为中坚力量。养老行业对年轻人敞开了怀抱,并抱有极大的热情,但相对于庞大的养老产业需求来说,为数不多的年轻力量还是杯水车薪。养老行业被认为是老龄化加剧社会结构之下的朝阳产业,而这一朝阳产业如何迎来年轻人这些社会的“朝阳”照耀仍需破题。
>>>行业现状<<<
家长不愿孩子从业
前段时间,在岛城一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总有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在躲着记者的镜头:镜头一扫到他,他就立即闪开,或者躲到同事的身后。
经了解,这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刚从某高校护理专业毕业,进入养老机构工作。之所以躲着记者的镜头,是因为他不想让家人看到自己在这里上班。“我爸妈都不知道我在这里上班,他们如果知道了,肯定不能让我继续干了。”
愿意进养老行业的年轻人本就少,家人愿意自己孩子留下的就更少了。需求不匹配在养老行业中并非少数。
福彩四方养老院的张蕊最近也遇到了留不住年轻人的烦心事。今年夏天,通过校企合作,他们养老院招来了6名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年轻人,但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只剩下了两人。离开的4人中,有两人选择继续深造,有两人直接转行。
张蕊说,养老服务行业不仅缺养老护理员,而且更加缺少“新鲜血液”。因此,对于这次招来的年轻人他们格外重视。为了锻炼他们,她让他们接触养老行业的每个环节,希望他们能直接顶班上岗。“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积极性都没问题,但就是留不住。”张蕊无奈地打趣,“可能是我太贪心了,招来的六个全是男生,很难留在一线从事护理工作。”
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张蕊问了每一个小伙子。“他们都很诚实,说学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想做管理人员,而不是一线护理人员。但是我告诉他们,想做管理,都要从一线做起啊,不去照顾老人、不了解老人,怎么能做好管理服务?”
待遇“逼走”年轻人
养老护理员的缺口是巨大的。
青岛市是全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程度高、高龄化态势突出的城市之一。根据青岛市民政部门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4万人,老龄化率20.28%;8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8.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1%,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
据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统计,目前,全市现有养老机构284家,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0家。养老从业人员8012人,其中护理员4453人。
2042700:8012.几乎是1名养老行业从业人员面对的是255名老年人的潜在市场需求和缺口。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目前这个行业服务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种缺失存在与社会的认可度以及待遇问题有直接联系。
“他们那么辛苦地上夜班,节假日、白天黑夜都不能停,所以护理人员真的是特别辛苦。”该工作人员感叹。
工作内容繁杂只是一方面,有时候护理员还得面对一些委屈和误解。此外,社会认可度低也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从事养老护理员的主要原因。“家长、亲人不支持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就连一些老人以及家属,也会难以理解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该工作人员曾亲眼看到,在一家养老院,面对照顾自己母亲的年轻护理员,前来探望母亲的女儿非常不解和惋惜地对年轻护理员说:“姑娘,你今年多大啊?这么年轻干什么不好,来干这种伺候人的活。”
护理人员的待遇恐怕是最直接的那根弦。在采访中,有养老护理员坦言,这份工作有辛苦、有辛酸,而工资拿到手却只有4000元,支撑自己继续干下去的可能是一份情怀。然而,一个能够长远健康发展的行业,不能只靠理想情怀支撑。为此,更多年轻人会在踏入这一行业后选择“抽身而出”。
市养老服务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其负责培训的几年间,行业流动相对较快,很多人培训结束后不久就跳槽了。其中有些因为业务的提升而被挖到其他养老机构中,薪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还有些跳槽到其他行业去。“留不住人,尤其是留不住年轻人,这对于养老行业服务人员的人员结构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
>>>行业声音<<<
开设涉老专业,系统输送人才
不可否认的是,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是社会的刚需。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上,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政策,各高校也开设相关涉老专业。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进入养老行业的年轻人才还是从医药学、护理等专业“溢出”的,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相对较弱,这也凸显了涉老专业的稀缺。
山东医药技术学院健康管理系主任朱克介绍,山东医药技术学院健康管理系专业设有保健按摩、健康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等专业。其中,直接与养老有关的专业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15年前后就开始设置,每年也有百余名毕业生输送到社会上。而其他专业的设置在朱克看来也都是涉老专业,能为行业输送人才。
朱克说,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据统计,毕业生的人才流失率“还是蛮高的”,就业的时候能进到一线养老机构的不太到一半。在“流失”的这部分年轻人中,有一些人选择“考编”,也有一些选择去一些营销类的涉老企业工作,还有少数人直接就改行了。
而之所以坚持办这个专业,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年学生的转变,看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朱克说,“我们也目睹了学生们从一开始对这个专业完全不理解,到现在不少学生主动选择。尤其是今年我们跟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对接之后,有很多学生指定就要去一线的养老机构。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这些年养老企业越来越正规,社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并且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是刚需,我们作为公办学校,更要考虑一些社会效益。”
不过,朱克坦言,养老这个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比较有限,它不像互联网等行业能让年轻人赚到比较可观的薪资,很多企业对人力成本的投入很有限。另外,行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也不是很高,年轻人对于职业前景看得也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些因素导致不少学生转投其他行业,哪怕有一些初期愿望想干养老行业的毕业生,在初步了解后也会选择退出。在朱克看来,职业上升路径不明晰是养老服务行业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企业应该制定针对年轻人就职后的培养通道,让年轻人有适应过程,也能从中找到自我价值。
迫切需要年轻人,企业就更应该花心思去让年轻人留下来。“不要光整天喊‘我缺人,我需要年轻的血液’。年轻的血液来了,企业有没有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精心设计过的职业通道?”朱克说。
朱克发现,一些大型的民营养老机构对年轻人具有更强吸引力。在那里,不仅提供了更优渥的收入,还有对于年轻从业者成体系的职业通道,给予年轻人更高的价值自我认同感。“跟民营机构相比,普惠性的公立养老机构处境相对艰难。”朱克认为,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其他方面帮着年轻人找到这种价值认同。这其中包括进一步的加强对养老行业补助、补贴,加强福利配套的吸引力。
用更多保障开源,先让更多人入行
“我们这的护理员一般四五十岁,在行业里算年轻的了。”惠康养老院院长王亭忠说,养老护理人员的短缺是一直以来的问题,别说年轻人了,就算是四五十岁的从业者在行业里都算是“年轻人”。
王亭忠介绍,他们养老院目前有40多位老人,护理人员有七八位。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每位老人不太一样,但“缺”是肯定的。他说,现在他们单位的从业人员工资一般在5000元左右,有些做得好的会更多一些。在他看来,“缺”的主要原因还是来源少了。
王亭忠说,每次去人才市场招护理员,或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没有太多人应聘,而有应聘意向的又不是行业需要的人。如何让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和养老机构沟通顺畅,这也是摆在像他一样的养老机构负责人面前的难题。而在他看来,这或许也是全社会要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一个关键。
在王亭忠看来,那些能拿到更高待遇的护理人员,要有爱心、有耐心,而且要具有专业的技能培训,更高的要求是会关注到老人的心理抚慰。能得到老人和家属的认可,得到院方的肯定,才是养老院稀缺的人才。而那些受过专业培训,甚至懂得抚慰老人心理,肯定是更高要求的人才。那么,有专业背景的年轻人,就占据了优势。
如何破题养老护理人员来源的短缺,王亭忠认为,还是需要“开源”。“我觉得主要是多开辟一些人才渠道,让用人单位能够有选择,能够有地方去找到合适的人。”王亭忠建议,要先吸引人进入这个行业,再进行培训、分级,让适合的人干适合的事儿。
采访中,业内人士也认为,在提升养老行业社会认可度上,应该加强对于养老护工这一工种的明确和肯定。相关部门要重视起来,将这个工种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的特殊工种予以明确,并给予更多的保障,比如养老保险的保障不低于事业单位。同时,职称体系不完善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他们难以凭借养老护理资格证考取事业单位编制,也就没有职称上升路径。尽管民营机构占据了养老行业的半壁江山,但编制是行业的“风向标”,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收入、晋升渠道和社会认可度等方方面面。好的条件吸引好的人才,提供好的服务,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从而形成一个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记者观察<<<
安心留下来的人,未来会是“香饽饽”
如何让养老从业人员队伍夯实起来,从政府部门到行业自身都在不断努力。
近年来,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养老服务,其中队伍建设的支持是力度最大的内容之一。
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为加强技能培训,青岛市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免费培训养老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2000多名。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青岛市还建立起护理员入职年限补贴制度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并在住房和落户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养老机构一线岗位上实际工作每满5年,给予最高3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年限补贴;对养老护理人员,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元、120元、140元、160元、200元的岗位津贴。
为了推动养老服务质量,让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协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先后组织举办了五届“青岛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有25名选手获得“金牌养老护理员”荣誉称号,78名选手取得了养老护理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第五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第三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青岛市两名参赛选手分别荣获个人比赛特等奖、二等奖。在全省“福彩杯”第一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青岛市3名选手参赛,2人荣获特等奖,1人获三等奖,青岛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
为了培养和吸收高素质养老从业人才,2021年5月协会又与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健康管理系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首次与该院校对接就接收养老服务管理毕业生28人。
行业的发展也让人能看到更多的希望,年轻人的身影在养老行业越来越多。一名养老服务协会的工作人员说,八九年前,无论是培训还是业内会议,大眼一看,屋子里坐着的都是五十岁左右的人。“现在不一样了,得有三分之二是年轻人。我们常常开玩笑说,养老行业有没有希望,看看这些变化就知道了,希望很大啊。”
上述工作人员说,这些年轻人在行业里绝对是“香饽饽”,只要安心留下来的,上升的空间比其他行业的年轻人都要大很多。“有些人在一线转一圈,不到几年就进入了管理层,出众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背景能够很快让年轻人脱颖而出,养老服务行业需要年轻新鲜血液充实进来。”
今年夏天,养老服务协会带领岛城养老机构去学校招聘前,专门做了一个统计,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以此来吸引年轻人。根据统计,目前青岛全市养老行业由80后优秀年轻人担任养老机构院长、护理部等领导的有104人,占从业人数的1.3%。其中文化素质越来越高,有硕士8人、本科37人、专科37人、中专2人。男士18人、女士86人。
1.3%的比例,在养老服务协会看来也是一种突破。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刘笑笑)
凡本网注明"来源:女人播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女人播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女人播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女人播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