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型基因驱动系统Pro-AG 能高效灭...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团队16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基因驱动系统Pro-AG,能有效灭活赋予细菌...
-
研究:新纳米片材料导电性可控制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和筑波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具备导电性的新纳米片材料,仅由硼和氢构成。材料中的氢原子呈特殊排列...
-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梦幻无比 但天文圈很头疼
埃隆·马斯克那个梦幻无比的星链计划,进行得浩浩荡荡。今年5月,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将首批60颗星链卫星发射升空。今年双十一,你在...
-
日本拟建全球最大中微子探测器 探测质...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日本内阁近日批准了顶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的建造计划,并同意拨款3200万美元作为首批建造费用。科学家...
-
13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加快氢能装备试...
试验检测是推动我国氢能技术自主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记者18日从北京氢能装备试验检测推介会上获悉,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航...
-
数百次呼唤应答……京张智能动车组穿越...
数百次举起、伸出手臂,数百次呼唤应答……正在试运行的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上,司机安秀旗和沈义正一丝不苟地执行指令,从北京北站...
-
银河系暗物质的质量约为太阳的多少倍?...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复杂模型来测算银河系的质量,结果表明,银河系质量约为太阳的8900亿倍。目前,科...
-
每天5000万份外卖垃圾威胁城市生态 打...
每天,5000万份外卖垃圾威胁城市生态愈演愈烈的白色污染谁来买单?中午用餐时点,数十名外卖送餐员手提塑料包装外卖,等候在广州大学...
-
提高电能利用率!国内首例继电保护智能...
在110千伏游乐港变电站内,国网天津滨海公司工作人员手持智能移动终端,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十几分钟内就通过远程控制继电保护实验仪...
-
一古人全部基因组检出 可能有着深色的头发
从一块被咀嚼过的古代口香糖——桦树沥青样本中,科学家得到了一名5700年前、名为Lola的古人类的全部基因组。通过对桦树沥青中含有...
-
《自然》年度十大杰出论文公布 亨廷顿...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日前公布了2019年十大杰出论文,接近室温的超导体、精确编辑基因技术、海王星新卫星等纷纷入选。其中,中国研...
-
美提出在月背安装射电望远镜 寻找宜居行星
一个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研究团队日前发布报告,提出在月球背面安装低频率阵列射电望远镜,用于观测系外恒星系统、寻...
-
我国铀资源探测领域最深孔开钻仪式举行
记者17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我国铀资源探测领域设计施工的最深孔——中国铀矿3000米科学深钻(CUSD2-1)开钻仪式在江西相山铀矿田顺利举...
-
卫星为什么不会相撞 海王星的这对小伙...
随着宇宙探测技术日益发展,人们在行星周围发现的卫星越来越多。截至2019年10月7日,人们发现土星伴有82颗卫星,成为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
-
太阳黑子是什么?周围磁场环境影响太阳...
众所周知,成熟的太阳黑子一般由中心的本影及外围稍亮的晕状半影组成。黑子半影的出现,也是区别普通黑子与小气孔的标准。记者日前...
-
研究:云南天文台发现新型特殊双星轨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在对密近双星半人马座V752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时,发现了一种特殊双星轨道变化的新模式。该研究...
-
新窗口!太阳上的“小喷泉” 可能是造...
当我们烤火时,离火源越远,温度越低。如果把太阳的核心看作一个火源,同样满足这一规律吗?由于太阳的能量来自其内部核心区域的核聚...
-
恐龙“新动物群”惊现重庆云阳 整个区...
12月16日,重庆云阳恐龙化石群保护与研究2019年度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周忠和院士、王成善院士等11位全国知名古生物化石和沉积学专家在会上
-
美希望借人工智能搜寻外星生命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称,他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例如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大型望远镜等收集的数据,...
-
创新!俄研究单词如何在大脑中储存
莫斯科市国立心理学师范学院的学者们对动词意义在记忆中的储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相关发现将影响与言语缺陷有关的病症疗法...